28写作材料 >工作计划

竹课题教案7篇

只有把教案写好,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教案在撰写的时候,你们需要强调逻辑思路清晰,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竹课题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竹课题教案7篇

竹课题教案篇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竹课题教案篇2

教案内容: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1)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7名学生。全班学生都已接受了三年学前教育,故大部分能明确学习目的,按时上学,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但也有个别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仍有欠缺,需加强培养引导。

一(2)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名。全班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上进心强,大部分同学能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班中外地生源较多,没有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和听课习惯也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一(3)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7名学生。女生各方面习惯较好,文明守纪,男生天真活泼、调皮好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遵守学校纪律,能及时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态度正在慢慢地形成中。部分外地学生由于没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习惯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二、教材简要分析: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保护视力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爱惜学习用品的有关知识与要求。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看动图意,知道为什么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是怎样的,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关于“汉语拼音”

共15课,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教学6个单韵母。第二、三单元教学23个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第四单元教学8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及相关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第五单元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

每课一般包括:(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景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4)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每个字均配以图画。这样将拼音、识字交叉安排,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汉语拼音部分最后安排了复习,内容是“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二是六首带有汉字的汉语拼音儿歌。

3、关于课文。

全册安排课文19篇,包括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形式。"识字"课文共6篇,主要形式是"词串",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并配以相应的图画。学生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阅读课文共13篇,其中有6篇是以儿歌为主体的诗歌,其余的都是童话或儿童故事。全册教学生识字317个,写字123个,学会24种汉字笔画名称。

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规范,插图新颖,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

4、关于单元练习。

本册在每组课文后面个安排1个单元练习,共6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说说写写,做做读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组成。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即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写好铅笔字方面,写的字,都安排在田字格里,强调按照规范严格训练。

说说写写方面,安排了两次练习,旨在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

做做读读方面,准备了动物卡片,训练学生的认读及拼写能力,增进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读读背背方面,安排了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一些内容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三、目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竹课题教案篇3

设计理念:

这个语文园地有五项练习,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进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分成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是前三项练习。

这堂课以游览“语文园地”为主情境,把复习同偏旁的字,比较形近字,读词语分设在“观光旅游车”、“双人转盘”、“走迷宫”三个板块中,以读字到读词,读字到写字贯穿整堂课,同时让字词的复习与趣味结伴,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预设目标:

1、运用偏旁规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字、词。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开火车,复习单元学过的字词

2、出示课题(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二、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观光旅游车

a、指名读,边读边找朋友(第一节车厢)

b、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字也是“言”字旁的?

c、同桌互读、第二节车厢里的字,再把他们分一分,并说说理由。

d、学生交流

e、打开书本(117页),齐读第一题。

2、双人转盘

a、自由读,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b、这么相似的字,你是怎么区分的?

c、书写马、鸟,展示,点评。

3、走迷宫

a、课间操

b、学生分组自由地读课文第二题。

c、小组竞赛走迷宫,夺红旗。

4、送礼物

a、汉字博士送信,学生收信

b、小组交流

5、课堂小结

一、教学要求

1、能借助图画读懂故事,说出这个故事的内容。

2、帮小明想个办法,并能把想到的办法说清楚。然后评一评谁的办法好,谁说得好。

二、教材说明

书中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了三幅图,讲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想给他一点酬劳,小明不肯要又无法拒绝,不知该怎么办。让学生帮小明出个好主意。

教学重点是根据故事的内容,交流帮小明想出的办法。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话题,说说如果句末加标点,该加什么符号。加上“”读一读。

2看图讲故事。学生自己读读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老师指名回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通过多次叙述,了解人物个性:小明主动帮助老人,不要报酬;老爷爷过意不去,定要答谢。

3同桌商议:根据故事的内容说说小明该怎么办。

4交流评议。

(1)交流,所想的办法只要符合故事情节都可以。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办法:①收下钱,每天照常取奶送奶。②不收钱,以后也不给王爷爷取奶。③先收下钱,照常取奶,再设法处理王爷爷给的钱。如,把王爷爷给的钱积攒起来放在信封里附上一封信悄悄放在老人家里;或在王爷爷生日那天买盒蛋糕(买束鲜花),祝他生日快乐。④找居委会或王爷爷的朋友帮助,说服王爷爷收回决定。在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对其说的办法不表示肯定或否定,只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清楚。

(2)评一评:谁说的办法好,为什么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相比之下,第三种办法较好,但积攒的钱怎样用可以不同。还要评一评谁讲得最清楚、最明白。

5表演故事。把评议出的好办法作为小明想出的主意放进故事里演一演。先同桌两人分角色表演,再自我推荐演给全班看。

6课后延伸: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竹课题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

2.教师小结:

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2.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选做)

竹课题教案篇5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翟乃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经历统计过程,初步感知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课时   1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照相的游戏

(教师有目的的找几个掉了牙的同学到前面来,让大家给他们照相。)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他们掉牙了。

生:我也换牙了……

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

2、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换牙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呢……

(设计意图:掉牙、换牙是发生在每个小学生身上的事情,一年级学生正值换牙期,通过“照相”的游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二、调查整理,体验过程。

1、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汇报

生1:可以用举手的办法。例如:老师说换3颗牙的举手,那么换3颗牙的同学就举手,我们数一下就知道换三颗牙的有几人了。

生2:可以用排队的方法。换1颗牙的同学站一排,换2颗牙的同学站一排,换3颗牙的同学站一排。

生3:记名字的办法……

2、收集数据:

师: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每人一个小贴画(小标志),你掉了几颗牙,就把贴画贴在黑板上几的下面。

(设计意图:第一次学习统计,如果分组去统计数据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数一数,掉了几颗牙的有多少人,记在下面,并填在统计表中。

4、认识象形统计图:根据整理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标志画象形统计图。

5展示学生的统计图:

6、引出课题:刚才小朋友们通过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板书:统计)

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师: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师小结: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参加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问题的全过程,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小组活动,统计爱吃的水果(苹果、香蕉、桔子、梨)。

(1)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最喜欢吃哪种水果。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记录下来并填好统计图和统计表。

(让学生体味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让学生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也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我换牙了》 第二课时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翟乃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利用学生身边的有趣的和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统计图,并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形成决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合作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开始脱落,又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称之为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

出示板书:我换牙了

二、新课讲解

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都或多或少换牙了,那么,你换了几颗牙?

生1:3颗

生2:2颗

师 :我知道我们小朋友有的换了三颗牙,有的换了两颗牙,还有的没换牙,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很清楚的知道换2颗牙、3颗牙、4颗牙的各有几人呢?(激起学生学生寻求答案的好奇心)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 :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一组:我们用的是举手的办法。例如:组长说换3颗牙的举手,那么换3颗牙的同学就举手,我们数一下就知道换三颗牙的有几人了。

二组:我们用的是逐个记录的办法。例如:刘洋同学换了3颗牙,我们组长就在本子上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再写上3个。

师 :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响了几种办法,把他们绘制成表格发到了各个小组长那儿,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整理一下。

师巡视指导学生真确填写、涂画表格。(表格为课本所提供的三种表格)

师 :刚才老师大致看了一下,发下小朋友们永、4种办法填写了表格,真了不起,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

一组:我们从左向右涂表格。每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每行中途了三个格就代表环2颗牙的人就有3个人。

二组:我们从上向下涂表格。每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每行中途了三个格就代表环2颗牙的人就有3个人。

三组:我们从右向左。

四组:我们在3颗牙后写4就代表有4人换了3颗牙。

师将学生所做表格张贴在黑板上,展示整理结果。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师 :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像这样整理的办法就叫做统计。

板书:统计

师 : 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请小组同学一起解决。

生1:我知道我们组有几人换了2颗牙,有几人换了3颗牙,有几人换了4颗牙。

生2:换2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多几人?

生3:换4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少几人?

生4:一共几人换过牙?

师: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书学问题,真了不起!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亮!

(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师:前面小朋友们合作认知了统计的方法和过程,下面请大家用你们喜欢的统计方法去统计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圆柱体、长方体、球体和正方体。

小组操作,培养合作意识,师择优及时表扬。

师:通过统计,你知道哪种物体最多,哪种物体最少?

你还知道什么?请小朋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三、练习。

1、 你最喜欢吃哪种食物?

列举家庭食谱中常见的食品:青菜、米饭、鱼、肉、鸡蛋、龙虾等。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讲一下偏食的害处)

2、 试一试。

做一下课本自主练习第二题。让学生学会用知识。(若时间短可把此题删掉)

四、课堂小结。

1、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生活中那儿需要统计?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让数学去指导生活)

2、 本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看今天“谁最棒”的冠军是那一行?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个“一(2)班堂上表现统计图”。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红五星的个数 ( )个 ( )个 ( )个 ( )个

那个小组的红五星最多?那个小组的红五星最少?一组比二组多几个?

请同学们下课之后根据统计表回答上面的问题,并试着提出新的问题。

课题:《大蒜有几瓣》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翟作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7页,统计。

课时:第八单元第三课时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经历大蒜瓣数的研究过程,知道所研究的大蒜瓣数的一般规律;巩固统计及有关知识。

2、使学生会用初步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体验研究的

活动准备:大蒜若干头,实物投影仪,大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研究的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兄弟好几个,围着栏杆坐,脱掉白衣服,露出大肚子。猜一猜,是什么?(学生举手猜谜)

师:对,是大蒜!这里有一头大蒜(出示一头大蒜),里面有很多的蒜瓣,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瓣。1、2、3、……13,这头大蒜有13瓣。

那么,谁能对大蒜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①其它的大蒜有几瓣?②是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

师:对呀,是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呢?大蒜的瓣数有没有规律呢?

二、探索研究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大蒜的瓣数到底有没有规律,怎样去研究呢?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请各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是:①数一数一头大蒜有多少瓣;②多掰开几个大蒜数一数;③记录下大蒜的瓣数;④进行分析;⑤太辣,不能吃;⑥不能把蒜皮乱扔等等。)

师:大家想的办法真多,真好!请大家再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研究的大蒜各有多少瓣呢?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是:①用符号表示蒜瓣;②用数字表示蒜瓣等等。)

三、具体实施研究的方法

师:老师让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的大蒜,就放在你们面前的小盒子里。

×××,你的大蒜是从哪儿收集来的?

×××,你的呢?

师:下面,咱们就按刚才讨论的办法进行研究吧!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四、收集整理数据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

(各个小组将记录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研究的结果:

师:能说一说你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各小组的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表达的意思)

师:各小组都把自己本组研究的大蒜的情况展示出来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我们班研究的情况都展示出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是:①看一看我们班里每头大蒜的瓣数;②每个小组汇报,把全班的情况整理出来,等等。)

师:我用(大蒜简图) 表示一头大蒜,在下面写上数字表示瓣数,象这样:

表示12瓣的大蒜有4头(师边说边演示粘贴图片)。

师:每个组选两名代表,一个报数,一个粘贴,其余的同学注意观察他们贴错了没有。

(全班统计的可能结果如下:

五、分析总结

师:观察一下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些大蒜的瓣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是:①我发现13瓣的大蒜头数最多;②我发现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③我发现最多的瓣数是19瓣,最少的瓣数是4瓣;④我发现11、12瓣的一样多;⑤我发现15瓣的比14瓣的、16瓣的多;等等。)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大蒜的瓣数都不一样呢?②有没有超过19瓣的大蒜?③有没有1瓣的大蒜?等等。)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本地产的大蒜,也可能其它地方的大蒜不是这种情况,小朋友们以后可以去研究。

师:小朋友们,今天玩的开心吗?下次我们再玩,好吗

雪山乐园--综合练习1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国丽)

教学内容:

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对数数、2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对数数、2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电脑、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等知识”,知道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数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出20以内的加减题。(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练习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1题。先给学生讲明活动规则和要求,注意要求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以及对数位的认识,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位单位进行活动。(灵活运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排序、大小的比较等方面的巩固练习。)

2)出示第2题。(练一练,进行数数的练习,也是让学生通过“涂一涂”进行设定排列贵了练习。)学生先数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颜色时先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3)出示第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开放性练习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找出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4)出示第4题。(是一道“我说得数,你们摆算式”的小组活动涂,目的是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或活动前线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板书设计:

11-3=     14-8=      16-7=     13-4=      11-2=     19-9=

雪山乐园--综合练习2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国丽)

教学内容: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电脑、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知道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1-3=     14-8=      16-7=

13-4=     11-2=     19-9=

2、同位互相出20以内的加减题。(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练习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5题。(两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复习20以内的加法,通过第二幅图“球场上人数的变化”,复习20以内的减法。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2)出示第6题。(是比较两个算是结果的练习,既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也复习了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比较,也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分析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学生完成练习后,要强调交流。

3)出示第7题。(给得数是7的部分涂色,巩固20以内数得加减法。)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涂出来的是什么,比一比谁图的漂亮,以达到启发兴趣的意图。

4)出示第8题。(复习有关分类和统计的知识)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板书设计:

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9+9=18(人)

雪山乐园--综合练习3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刘丽欣)

教学内容:

分类与比较、统计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的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1、复习分类与比较

(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课件雪山乐园右下图)

(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

(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

(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

(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

(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

(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5)(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复习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两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课件)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统计、分类、比较。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雪山乐园--综合练习4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刘丽欣)

教学内容:图形与位置的复习整理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类与比较、统计。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

(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课件出示)

(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课件)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

(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

(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复习: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两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圈一圈。(课件)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2、第二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学生捏)

?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图形、位置。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雪山乐园--综合练习5

(备课人:太河中心小学   陈怀田)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基础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知识间的一些联系。

基本技能: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能力培养: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知识间的一些联系。

2、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初步能力。

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实物投影

分层教学: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形式、问题讨论形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孩子们,前几节课我们对本册书的内容,做了细致的复习,相信大家都想检查一下自己掌握的怎样了。老师现在就带大家到海底乐园去检阅一下大家的风采。大家打开书翻到120页,

看看海底乐园有什么?数清它们的个数,你还能踢什么问题,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二、练习,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知识大家都掌握得很好,今天大家自己检查一下,哪些知识掌握的最牢固,同学们打开书,看107页我们要练习的内容“我学会了吗?”

第一题:

1、指导学生弄清题意,观察图片。

2、教师提要求,学生自己填写表格。

3、全班进行交流。

第二题:

1、指导学生弄清题意。

2、教师提要求。

3、各人填写。(全班进行)

4、全班交流,及时纠正。

第三题:

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2、三个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故事讲得好,算式列得对。(小组竞赛)

3、全班交流,教师对优胜组进行奖励。

三、教师小结

1、谈话,刚才大家表现的都很好,我们现在就走进收获园,看你在这一学期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竹课题教案篇6

教学目的:通过实物图出现求未知加数的算式,帮助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未知加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 知识探索

1、 教学例题,让学生弄清题意。

先让学生看清盒子里如果放满就是10个苹果,提出已经放了8个,再放几个就是10个,并列出8+( )=10,读成:8加几等于10。学生可以从8和2合成10想出括号里应该填2,也可以根据图里2个空格直接想填2,还可以用10 – 8 想出括号里填2。应该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不同的想法。

2、  试一试。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试着练习。

三、 知识应用

1、 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同桌的学生相互说说怎样得到括号里的数,然后在班内交流。通过这道题,使多数学生掌握想的方法。

2、 想想做做的第2题。(小兔拔萝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上剩的萝卜和放在篮子里的萝卜,想每次是几加几得10。使学生初步体会:( )+( )=10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3、 想想做做的第3题。式与数比较大小是第一次出现,它以数与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所以第3题用上、下两式为一组题对照出现,既降低了难度,又教给了方法。

四、 知识总结及检测

练习与测试

竹课题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书上第63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

2、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同学们爱看书吗?四月是我们学校首届读书节,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买书,看看买书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出示:一本书23元。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买2本要多少钱?算式怎么列?买10本呢?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会算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3、如果要买12本要多少钱呢?算式怎么列?(23×12)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

1、估算:

估一估,23×12大约是多少?生解决,反馈:

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3个12)

c: 12估成10,23×10=23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2个23)

2、自主探索:

准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算一算,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学生练习)

3、合作学习

师巡视,指导,参与交流。师:想好后可以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巡视学生计算,看看学生有哪些计算方法。)

4、小组汇报(展示学生的想法)

组织学生汇报: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计算可能会有以下方法: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并让下面的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借助图进行分析)

a:12分成10和2,23×10=230,23×2=46,230+46=276

当学生说完算式后,师进行板书,问:为什么要这样算?让学生说出这三道算式的意思。(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师:除了用口算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b:12拆成2×6,23×2×6=276。

师:哦,你把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拆分,变成了连乘,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谁看明白了?

师:如果是23×13能将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这样拆分吗?看来变成连乘不一定都能适用。

c:笔算: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5、研究笔算:

1)(学生出现了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些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地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看。对学生的竖式进行一一评价。

(学生没有出现竖式)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用列竖式来解决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练习,反馈:

展示学生的竖式,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其他同学对他的算法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问:谁看明白了?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同学吗?(生生提问解答)

主要问题:

① 46是怎么来的?230又是怎么来的?276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手指着口算的部分)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这个算的过程也就是什么呀?口算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笔算的过程。(原来口算和笔算是相通的,只不过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20是否可以省略。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6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后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省略后23是否需要往后移?为什么3必须写在十位?23实际上是表示多少?

2)师板书完整算法:

我们现在一起来算一算。

师边写边问: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3)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6、起先我们通过拆数将新知识变成旧知识来算。现在又学会了列竖式,方法可真多呀!口算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列竖式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完整板书)“笔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

1、你能接着算吗?

指着两个84,问:两个都是84,意思一样吗?

2、选择练习:

选二道算一算:

32×12    22×14      21×34    34×21(有什么发现?)

3、判断改错:

发现同学们做题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查一查错在哪儿?(思考,指答)

我们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呢?

4、一套连环画21本,每本14元;一套科技书11本,每本29元。我带300元,可以买哪一套书?

5、趣味练习: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数学魔法。魔法就藏在这四道题目里面,用笔算来计算这四道题观察这几题有什么规律,魔法就自然出来。

12×11  23×11  36×11

规律 如:12×11的积的方法是:两头拉开,中间相加。

由此可见笔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呢!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在书中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那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

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对于后面学习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把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1页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2   3×  1   2=276(元)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答:一共要付276元。

教学反思:

1、本课原是想从旧知识出发,让学生借助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但在新旧联系处理上还不够紧密。在出示一本书23元后,问:你想买几本。学生说2本、3本,很散,也只是让学生这样说过而已,再提出买2本,算式怎么列,买10本算式怎么列。只是列出了算式。

改正:出示后,问:你想买几本,算式怎么列?让学生列式计算。再反馈。反馈时将23乘一位数的板书一种,乘整十数的板书一种。再问:这些算式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是旧知识。今天我们要问这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接下来的23乘12时,也会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而不会只用竖式。

不当处:当学生出现另外两种估算方法时,我问:少估了多少?

改正:比准确的结果怎么样?多估了还是少估了?少估了多少?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

2、细节处理不恰当,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

在让学生解决23乘12时,学生出来的算法比较多,其中一位是将23分成了20与3。再20与12相乘,3与12相乘。这位学生其实是受到了估算时的影响,少估算了3个12,因此他采用了这种方法。我称许他是对的。但接下来,我把他的方法给擦掉了。如果我将他的方法保留着,引出另一种口算的方法。(将12分成10和2)然后等竖式列出来,学生说了每一步的算理后,让学生找口算与笔算有哪些相通的地方,学生通过比较,会发现其中的一种口算方法就是笔算的过程,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这样的比较方法的相通之处更好价值。还有一位学生出来的方法是20乘10等于200,3乘12等于36,2乘23等于46,最后相加。这种方法是错的,我没有进行正确评价。

当学生没有出来我所要的方法时,在学生进行独立练习时,我可以进行适当适时地点拨。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所出现的情况心中有数,应该让哪位学生展示,都要心中有底,不能随意地点名。

3、算理讲解得很透彻,但算理太忽略。在算理上,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非常清楚地明白,第一步是怎么来的,第二步是怎么来的。但其中的第一步具体怎么算,我讲得比较简单。理解力好的学生能明白,但中下的学生不一定能听懂。我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与箭头来写明笔算的方法与顺序。

作业反馈:今天的练习里面,有三道是进位两位数乘法。练习中的目的是通过将第二个因数分解为整十数与一位数来解决,但很多学生没有想到用因数分解,只是用笔算,由于有进位,学生错的比较多。个别学生在笔算上还有困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课题心得体会5篇

体育教案前滚翻教案7篇

秋天的水果教案中班教案7篇

幼儿数字教案中班教案通用7篇

中班教案有趣的图形教案7篇

猪的教案教案模板7篇

健康教案保护眼睛教案参考7篇

中班教案有趣的图形教案最新7篇

幼儿教案体育游戏教案模板7篇

7的分解组成教案大班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971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