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写作材料 >工作计划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教案的撰写过程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三、学习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

①利用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③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

2、教学策略

①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②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教学媒体

①全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

③利用网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

④教师制作:

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

b.生字游戏

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

d.歌曲《为了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

2、教学资源应用设计

媒体何时应用达到目的投影演示课题及问题设计情景导入及初读课文前吸引学生注意,明确读课文目的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时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留下深刻印象投影演示生字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后以有趣的形式反馈学习成果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录像在了解治水原因及治水结果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及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互联网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介绍及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资料深入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时及拓展延伸时激发学生对大禹及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歌曲《为了谁》结束本课时为英雄唱赞歌,使情感得到升华。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内容资源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讲故事

导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是的,大家读的这些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传话——《大禹治水》(多媒体出示课题),顺利导入新课。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故事,在老师指引下交流。

①课件的搜集神话故事

②课件

1、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读故事

整体感知

1、读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在大屏幕上。

2、播放教师已制作好的课件(动画),再配上课文朗读。

3、把学生分成小组选组长,合作学习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做生字游戏。反馈学习成果。

1、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2、看动画、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学习结果,师生互动,评点正音。

课件

1、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愿望,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学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2、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可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作用。

细读故事

体验感悟

1、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在录像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同学们,画面上正是课文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读出自己的心情,读出感情。

3、看到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灾难如此严重,想到父亲临终前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信念,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三、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互相交流。

4、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也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行搜索大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时大屏幕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感受。

5、课件将四自然段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再读、再体会大禹是个怎样的人?

6、播放录像:大地恢复平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画面下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7、大屏幕出示大禹画像,教师鼓励学生回答,此刻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1、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方位的思考与想象,并作出回答(如:看到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听到有人喊救命……。心情难过伤心。)

2、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有感情朗读一自然段。

3、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学生画出了表现大禹在治水时经历的困难与挫折的词句,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想象大禹还会吃哪些苦头,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4、根据老师的提示,明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法。进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5、注意屏幕上的红色字读,谈感受、谈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6、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五自然段,感受洪水治服后的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

7、学生对比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同时表达对大禹感激、敬仰之情。

录像

互联网

课件

1、播放录像,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更好的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让学生说看完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为朗读作好情感铺垫,用读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自然而然的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2、对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同时在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时,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3、在录像的渲染下,提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学生在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时言语发源来自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舍小家为大家,为民造福,无私奉献

八、练习设计

1、测试内容

①教师堂上提问:看到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大禹治理洪水时吃了哪些苦?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以及你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②对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情况,网上信息的搜集、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堂进行反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1)(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2)(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课件出示3自学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的故事。

(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5)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

zhùzuòchènɡɡǎnzhànrándǐsuìchuán

柱做秤杆站然底岁船

cáochēnɡyuányìlùnzhònɡliànɡkǎnɡēxiànzhǐ

曹称员议论重量砍割线止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

“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舌音。“然、站、杆、论、砍、线”是前鼻音。“称、秤、重、量”是后鼻音,“论”是边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官员们都想出什么办法?(课件出示7)

(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

2.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课件出示8)

(曹冲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把大象赶到船上,记下船吃水的位置,再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到原来的位置,然后称石头就行了。)

3.结果怎样?

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9)出示生字:“柱、杆、做、站、然、底、秤、岁、船”。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加一加:“木+主”是“柱”。“木”加“干”是“杆”。“立”加“占”是“站”,“亻”加“故”是“做”。

(2)换一换:“低”换掉“亻”加“广”是“底”,“沿”换掉“氵”加“舟”是“船”。

(3)(课件出示10)猜谜语:“山下有夕阳”就是“岁”。“平衡的禾木”是“秤”。

3、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

(课件出示11)出示“然、底”田字格课件。

“然”上部左右两个长方形,紧紧靠在一起,“犬”改捺为点,整个字呈上收下放状。

“底”字,横不要写得过长,撇都要写成长斜撇,广字旁的上点在横画中间的上方。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反馈检查。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

灬()()()

2、抄写本课会写的字。

3、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

答案:

1、禾(种)(秧)(稼)

灬(然)(黑)(燕)

2、略。

3、文中有两种称象的方法。一种是造一杆大秤称。曹冲的方法是把象赶到船上称。

曹冲的方法最好,最管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3、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柱子做秤杆站出来果然七岁上船曹冲议论

砍倒重量官员为止一条线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

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曹冲称象)

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课件出示12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

(课件出示13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4)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造大秤)

4、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课件出示15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四、完成课后第3题(课件出示16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后一个比前一个句子更具体、生动。)

五、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2)…到底…

3、练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答案:

1、略。

2、(1)…才…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到底…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3、略。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官员们造大秤

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即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再……然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块石头一般有几百斤重,甚至上千斤。曹冲用石头称象,结果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且石头需要士兵们一块一块地抬到船上,再一块一块地称,真辛苦!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用“”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说了想什么?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汇报展示如下: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从“迎”字看出了什么?(板书:迎鲤鱼)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鲤鱼阿姨是怎么说的?

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从鲤鱼阿姨那里,小蝌蚪知道,他们的妈妈的外形特点是?(四条腿,宽嘴巴)

(2)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

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连忙追上去”说明什么?(“连忙追上去”说明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很急切。)(板书:追乌龟)

从乌龟那里,小蝌蚪了解到自己的妈妈的外形特点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鲤鱼、乌龟)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预设: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找到了)

朗读指导:读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急切心情。

(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板书:游青蛙)

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高昂,读出小蝌蚪见到妈妈后欢快的心情。

2、自由读1—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词句。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这时的小蝌蚪样子是?(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后来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先长出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两条前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变成了一只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的青蛙。

(2)练一练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板书: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

(变成了青蛙))

?设计意图:运用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并指导感情朗读。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课堂拓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读词语:

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官、员、堵、议、杆、秤沿”等字的读音。(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重点指导“称、官、堵、沿”的写法)

3、利用生字课件(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部分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然后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语:“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

(1)学生读书后知道本文讲的一件事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教师点播第5张幻灯片后面的部分出现故事内容)

(2)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2、教师引语:刚才你们认真读书感悟了本文讲的故事,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悟大象的样子)

a、指名朗读

b、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d、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e.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像(),()像()。(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

f、教师(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3、教师引语:听老师读第三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教师出示第11张幻灯片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教师出示第11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官员们

造大秤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

宰大象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

曹操不满意(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4、教师引语: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a、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并用横线划出来。b、互相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出示第17——19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上按照“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演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4)(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三种方法:

a、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b、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c、把大象赶到船上,用船来称。

d、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5、(教师出示第22张幻灯片)启发学生说出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也跟他差不多年纪,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不伤害大象!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新意。)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

一()柱子一()大秤

一()大船一()石头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2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家做拓展作业:

a、结合现在的条件,你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请写出来?

b、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三种方法称象:

1、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

2、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

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

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1)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分析官员们的称象方法的结果和曹冲称象的结果。(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是用分步骤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称象的过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指导学生,并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描述称象的过程,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表现在第一,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他能够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文结束前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同学们想出了不少的办法,但有不少的方法对当时来说是不太可能,其中有一个同学想出的办法是:把曹冲称的沙子换成人,就会更加省事。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重点写好“画、报、候、奖”等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认15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

玲玲端详一幅

评奖催促叭

脏乱报纸另外及时

懒虫并且糟糕肯定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用彩笔画出来吧。

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三、品读赏析

1、课件出示: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预设:玲玲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课件出示: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预设:一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已经不是一次了,说明爸爸对玲玲的疼爱;也从侧面说明玲玲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3、课件出示: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预设:玲玲为什么哭了?如果你是此时的玲玲,你会怎样?

4、课件出示:

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预设:“仔细地”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你觉得画什么合适?

5、课件出示: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预设:能不能把“想了想”这个词去掉?为什么?玲玲会想些什么?

玲玲为什么要画小花狗?你觉得玲玲的做法怎么样?“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

6、课件出示: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预设: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

7、课件出示:

预设: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爱因斯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拓展延伸

1、我会说。

我想对玲玲的爸爸说:“__________。”

我想对玲玲说:“__________。”

我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

2、我会做。

遇到下面的事,你会怎么做?

(1)下课的时候,新买的衣服不小心被钉子钩破了。

(2)我和小朋友在家里玩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洒了一地。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玲玲的画》”,一起来闯关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4、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2、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指名读词语,针对读不准的生字,集体商议识记的好方法。(生活识字法,形近字对比识记法,数笔画识记法)

4、交流:你的家人中有这些职业的人吗?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一下。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本短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画面内容。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们?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图片展示)

3、指名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小河——飘带月亮——白玉盘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写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

5、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两句话中带点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特别:第一句中的“特别”强调“格外、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经历”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通过某个地方”的意思。

4、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四、我会写话

(一)引导交流,明确训练目的。

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课件出示三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好朋友。

(1)淘淘的好朋友,剃了光头。眼睛很大,睫毛像小刷子一样长长的,密密的。

(2)君君的好朋友,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细缝儿。

(3)大宝的好朋友,眉毛很粗,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3、学生猜测,并交流自己猜测的理由。

4、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来介绍,才能让别人知道你介绍的好朋友是哪一位。

(二)观察实践,介绍朋友外貌。

1、学生回忆或看照片,想一想:自己好朋友的外貌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2、指名交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可以猜一猜同学介绍的是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不认识的,可以把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说一说介绍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好朋友的外貌特点。

3、根据评议时大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再来回忆一下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用准确的语言说出他的外貌特点。

4、过渡:好朋友的外貌是我们熟悉的,和好朋友经常一起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清楚的。请你想一想,你和好朋友经常一起做什么事情?

5、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

(三)练习写话,落实写话要求。

1、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可以采用书中表格的形式填写内容,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连成一段话,完整地写下来。

2、学生动笔实践,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他吧。

五、展示书写、交流经验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写话片段,重点展示书写美观的片段。

2、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书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展示:你最近有没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写作品,展示给小组同伴,组员互相评价,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或有什么建议。

4、经验交流:你是怎样把字写得美观漂亮的?

预设:

(1)我在写字时注意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得越仔细,字就写得越漂亮。

(2)我在写字时还特别注意了书写姿势,姿势正确,字才会写得更端正。

5、请大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美观大方地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回忆同学总结的经验,并用上这些经验。

6、将同学的书写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参观、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交流句意。(学生先自由说,教师总结)

3、读了这些谚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4、背诵并积累这几句谚语。

5、小结: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地帮助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读完小组交流。

3、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节,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正音。

5、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踮、疲倦、挂牵”,放到句子中理解)

6、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认识和了解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教学重点:

学教学难点: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

二、学三、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四、师生合作读。

五、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六、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七、板书设计:

笑叫红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模板6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7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8篇

二年级语文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精选8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6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896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