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化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手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2、舞蹈厅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小朋友想到哪里去玩?刘老师带你们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去游玩。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情景表演:
1、老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跤的?(快帮小兔揉揉)。”启发小朋友们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到哪里?”
老师带小朋友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老师再次利用手偶表演不乱扔垃圾的场景)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根据孩子情况随机教育)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
2.培养幼儿的粗浅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三根不同高度的平衡木、垃圾、垃圾袋、垃圾箱。相同高度的平衡木、小积木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韵律操
1.听好音乐跟着教师做运动。
2.动作有力,有精神。
3.指导个别幼儿动作到位。
(二)游戏活动:捡垃圾
1.教师带幼儿去娃娃城玩,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脏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情感。
2.这么脏,怎么办呢?
3.提出捡垃圾的规则。
(1)老师这里有许多垃圾袋,请你们把垃圾捡好后放在垃圾袋里,扔到垃圾箱里。
(2)记住废纸放在一起,垃圾罐放在一起。
(3)幼儿活动老师检查幼儿是否按照规则活动。
(三)感知讨论:
1.今天,我们来玩平衡木,谁能告诉我,这平衡木是怎么玩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
3.讨论:
(1)看看他是怎么走的.?
(2)他的手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要伸手?
(3)仔细看看脚是怎么站的?
(四)操作练习:
1.幼儿分散练习,教师指导。
2.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调节幼儿选择不同高度练习。
3.提高幼儿不断增加练习难度。
4.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地参加活动。
5.提醒幼儿擦汗。
(五)游戏巩固:
1.现在我们把这些垃圾都运走。
2.提出游戏规则:每次只能运1——2袋垃圾;去的时候“独木桥”上走,回来的时候从“小石头”上走;运垃圾的时候注意动作,要两侧举手才走得稳。
3.幼儿开始活动,教师指导。
(六)延伸活动:
(1)你们知道这些垃圾运到垃圾厂后有什么用?
(2)废纸,饮料罐它们又会变成什么呢?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班幼儿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越来越了解和熟悉,能够感受到人类和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近日幼儿园中投放量的分类垃圾桶,通过幼儿入园活动时观察对几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很感兴趣,曾有幼儿问我这个垃圾桶是装什么的等问题。并且九月教育主题是《环保小达人》,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环保小达人的学习已经初步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垃圾桶的类型和具体垃圾属于什么种类垃圾还不是很清晰。本次活动在了解垃圾分类的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将周围的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让幼儿把学到的垃圾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根植于幼儿心中。
活动目标
1、了解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种类
2、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提高分类、比较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种类。
难点:亲自操作将不同垃圾放到规定垃圾桶中。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区分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的意识。
2、物质准备:自制不同种类的垃圾、四种类型垃圾桶、ppt、兔妈妈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情景导入:去小兔子家过生日。
老师(兔妈妈)带着小朋友到小兔子家参加party,途中遇到了很多垃圾宝宝,有哭泣的香蕉皮、空可乐瓶、破旧的塑料袋、还有孤单的废电池,家一起助垃圾宝宝找到他们的家,终于到了小兔子家。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我是谁?-兔妈妈。今天我的兔宝宝们要过生日,兔妈妈想邀请你们参加party,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可是,兔宝宝家有点远,我们要走过两条山路,一条小河,现在出发吧!
二、基本环节
(一)引导幼儿发现垃圾并将垃圾分类放到规定垃圾桶内。
1、介绍可回收垃圾
师:我们走到第一个小山路,咦!是谁的哭声呀?原来是一个喝光饮料的空瓶子。
空瓶子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迷路了能助我找到自己的家吗?
师:我们一起助空瓶子找到它的家吧。
师:我们需要把垃圾放到哪里呢?
师:空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呢?
总结:像空瓶子、金属、纸制品这样还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叫做可回收垃圾,放到可回收垃圾桶中。
2、认识厨余垃圾
师:助了空瓶子太好了,我们继续出发吧。
在走到小桥的离殇遇到一块香蕉皮。
香蕉皮说:小朋友们,求求你们我找到自己的家?
师:我们需要把垃圾放到哪里呢?
师:香蕉皮属于什么垃圾呢?
总结:厨房中剩饭剩菜、骨头、菜根叶子果皮都是厨余垃圾。
3、了解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师:我们马上就要到小兔子家啦,哎!看,有一节废电池和塑料袋在地上。
废电池和塑料袋说:小朋友们,忙我们想回家!
小朋友们将电池放到了有害垃圾箱内,塑料袋放到了其它垃圾箱里。
总结: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品是有害垃圾,例如电池、灯管、水银体温计。其它属于其他垃圾。
(二)以游戏形式练习将不同垃圾投放到规定垃圾桶内
1、游戏:看谁做的对。兔妈妈带领小朋友和兔宝宝做游戏,指出一种垃圾的名字,小朋友说出属于什么垃圾。
2、出示四种带有标志的垃圾桶(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三、结束环节
兔妈妈:今天小朋友们参加小兔子举办的party实在太开心了,而且我们还知道了不同垃圾宝宝的家在哪,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小朋友再见。
四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也能把今天玩的垃圾宝宝分类游戏告诉你的爸爸妈妈,我们在家中也能一起学习,一起玩。
2、将垃圾图片和自制垃圾桶放到活动区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3、在幼儿园中举办‖圾分类知识》宣传,鼓励本班幼儿到其他班级进行知识宣讲。
活动反思
不足:在个别细节还需要注意,教师语言的精炼上,图片选择要是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实物、切忌过多过杂。在第二个环节将垃圾送回家时应该应该更多形式,更深入,造成有个别孩子还是理解的不透彻,还应改进。
优点:在本节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去小兔子家开party途中遇到各种垃圾宝宝需要助送回家的情景吸引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兴趣,有规律逐渐掌握知识的方法,孩子们的参与积极心很高,基本达到预设目标。在游戏环节时,部分幼儿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及时发现个别幼儿没有举手时,灵活提问,吸引少数不认真幼儿,总的来说,本次活动富有童趣,能够吸引幼儿兴趣,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提高。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什么是生活垃圾,它会污染环境,不利人们的健康。
2、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寻找小区内清洁和肮脏的不同环境。
2、装垃圾的`塑料带若干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引出话题。
1、说说有哪些生活垃圾。(厨房里的蛋壳、菜叶,瓜皮果壳,吃下来的肉骨头、鱼刺,纸屑、糖纸等。)
2、引导幼儿谈自己的感受。
二、讨论:不乱扔垃圾。
1、你家里把垃圾丢在哪里?
2、你在马路上看见有香蕉皮之类的垃圾会怎么做?
3、你和爸爸妈妈出去玩,要是有垃圾了怎么做的?
4、要是在轮船、公交车上有垃圾了,你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5、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请别的幼儿补充。
三、组织幼儿实践活动。
一起去找找哪里有垃圾,将垃圾捡到塑料带子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
四、回活动室,洗手。教师简单评价,加深环保意识。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幼儿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5
目的要求
1、初步懂得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文明习惯。
准备教育
挂图,《不乱扔垃圾》
内容与指导
1、教师出示挂图《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内容,猜一猜:小女孩吃完西瓜,会把习惯皮扔到哪里?
2、教师请幼儿继续观察画面的'内容,说一说:小孩子为什么摔倒了?后来他怎么样做?(西瓜皮,把它扔到了了垃圾箱不乱扔了)
3、教师引导幼儿实地观察并讨论:怎么样做才能是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都干净、整洁呢?
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要怎么做呢?(不乱丢垃圾)。
4、教师请幼儿倾听《窗外的垃圾》让幼儿更加知道乱丢垃圾)是破换环境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习惯。
(1)师:小朋友们?听完故事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啊?谁把肉丢到窗外了?分别都丢了什么?
(2)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
小鸡小狗小猴兔住在一起,他们开始都乱扔垃圾把吃完的东西都丢到窗户外面去,不久发出难闻的味道,原来是他们丢垃圾,
(3)他们把垃圾清扫干净后,马路上都变得很干净,空气也好多了。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指南》精神,幼儿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中班幼儿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认尸圾分类的标志和颜色。
2.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尝试按标志给垃圾进行分类。
3.在生活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用行动保护环境。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垃圾要分类放到垃圾桶里。
2.物质准备: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箱标记图;课件。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标记,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2.难点:将垃圾进行分类。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像废纸、塑料瓶、过期食品、过期药品、金属材料、旧衣服等等。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小结:量的垃圾如果不及时分类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很危害。有些垃圾经过再处理后,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可再利用,有些垃圾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危害,则是有害垃圾。
(二)认识分类标记。
1.出示“垃圾桶”,让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老师这儿有四个垃圾箱,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标志?
教师:哦,原来垃圾是有分类的,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什么叫可回收?什么叫不可回收呢?什么叫厨余垃圾和其他呢?
2.认尸圾分类的标记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玻璃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枯树叶、严重污染的纸)有哪些垃圾是厨余垃圾呢?像小朋友们吃剩的苹果,鱼骨头、菜叶,吃完的瓜葵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一般是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泣(盒)等。
小结:回收以后经过处理能在为我们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回收垃圾箱中(纸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纺织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就是不能再被人们重复利用的,如废电池、枯树叶、花、草、严重污染的纸等。吃剩的苹果,鱼骨头、菜叶,吃完的瓜葵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
(三)游戏:送垃圾宝宝回家
1.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垃圾宝宝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请小朋友们忙,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送垃圾回家。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了,以后我们都要按标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四)学习垃圾分类儿歌
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垃圾分类儿歌吧!
小朋友,讲文明,垃圾分类要分清。
蓝色桶可回收,变废为宝好颜色,
绿色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
红桶垃圾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它,
灰色桶装其他,废布旧物来安家。
垃圾分类要牢记,文明行为我做起!
(五)了解手机扫码识别垃圾
教师:告诉你们哦,在手机支付宝上拍照或者输入文字就能快速识别垃圾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扫码试一试吧!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同时也都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们更
应当成为垃圾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垃圾分类尽一份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一起建设我们绿色美好家园!
(六)活动延伸:亲子设计宣传海报
教师:小朋友,回家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哦!地球是我貌同的家,我们要一起保护它!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不乱扔垃圾幼儿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一、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
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二、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满足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好奇,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使幼儿通过主动讨论、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
活动目标
1、电脑课件(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
2、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兰色玩具区域。
3、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清洁精瓶、衣拉罐、废电池等。)
4、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一、活动过程实录播放录像(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提问讨论。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观看录像,老师提问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们喜欢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幼儿参与评选“玩具区域”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0”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四、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进一步分类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1、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2、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激发幼儿初步的了解。
幼儿参与积极,本班幼儿的水平和个别差异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儿熟悉的玩具区域引导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和保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能适度的给幼儿以帮助并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内容选自中班《幼儿创意学习课程》第八册《美丽村》的一节社会领域活动。《纲要》提出:"4-5岁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并具备了用简单语句交流的能力。"我班幼儿知道垃圾不能随便扔,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不知道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本册教材的主题目标是认识环保标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学习垃圾分类,培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自然环境,更是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也会产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儿眼里却太过平常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垃圾的危害及如何处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导。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家庭、带动身边的人为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我将垃圾分类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准备:
一、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一)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花圈的,再说不花圈的)
2、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3、个幼回答。
小结: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把分类图片贴过来);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贴图)(配课老师收走记录表和笔)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让孩子多说,让家长重点解释)师:好处多大呀!咱们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动起来把垃圾分类吧!(垃圾要摆放到教室周围)
1、幼儿操作。
小结:区域活动时,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些这样的分类垃圾箱,将它们摆在家中、摆在我们的小区里,用来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提醒身边的人,将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卫士们,行动起来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草幼儿教案7篇
★ 幼儿诚实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