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活动的文字,也是别人认识我们的重要文件,将心得体会写得足够全面,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思想,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好读懂第三卷,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前提与后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忘过去,一点一滴悟初心。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成就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并非空中楼阁,其是第一卷、第二卷的延伸,也印证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时代脚步。卷中第一段,“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们拉回到3年前的时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并在新征程中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也为广大党员鼓足干劲,为打好以后的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注不竭动力。
正视当前,一分为二看今夕。卷中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点评,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不同方面作出的成绩,肯定了我们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理论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制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挑战仍然是艰巨的,卷中有客观的表扬和批评,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事物发展本就是前进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谋求更大突破;反省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瞄准困难源头,破除发展掣肘。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有创新。马列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毛泽东同志以“实践出真知”来让马列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长远、全面的眼光成为我党的指导性读物,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蓝本。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极具时代特色,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谋事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的语言文字有的放矢。要以观一叶而知秋至、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锐性和创新性,丰富我们的思维和手段。要从书本折射到生活,不仅要在看懂、读懂、学懂的基础上,用卷中理论明确道路,用卷中精神瞄定方向,最重要的是用卷中智慧让工作锦上添花,让我们的事业百花齐放,让我们的梦想受群众拥戴,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专题学习会安排,下面我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收获,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讲讲如何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二是与大家交流一下书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体会。
一、讲讲如何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以569页的篇幅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共99篇重要文章,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书17个专题,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权威读本。习总书记在文中对一些重大事情谈看法和体会时,既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又能旁征博引切中要害,语言生动很接地气,思想深刻,鞭辟入里,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弄懂、学透这本字数篇幅如此多,内容如此丰富的著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做好学习计划是基础。首先,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好一个总的学习时长,不宜太长也不宜太急,如两个月内完成一遍整本书的学习,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其次,要将计划细化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如一天完成一两篇文章或是10页左右篇幅内容的学习,两个月即可完成全书的学习,具体可按各自实际情况灵活变动,但时间不宜拖太久。二是保证学习计划的高效执行和良好学习方法是关键。首先,我们要整理出适当的学习时间,以每一天为单位,做到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严格按学习计划执行,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其次,学习要抓主线、找重点和融会贯通。学习全书时,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而学习到具体专题时,又要同以往的学习内容贯通起来,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十九大报告。这样学习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温故知新,才能事半功倍。再次,学习要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做笔记,写心得,切忌流于形式甚至抄袭,这不仅是上级党组织对我们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也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真真实实取得学习成效、能否将书中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武装我们大脑的利器,能否成为指导我们更高效开展日常工作的行为指南。三是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始于学习,成于践行。评价学习效果,不仅要看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更要看怎么干、干得怎么样。这就要求我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到抓好组织收入、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和优化纳税服务等各项日常工作中去,切实按上级的要求完成好各项任务。只有我们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时,才是将他们学为已用,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二、与大家交流一下书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书中专题一的第一篇,题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这是习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全书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开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都知道,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旗帜。习总书记在文中要求我们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风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来纪念邓小平同志,来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他在文中通过引用邓小平同志在苏联求学时期、国家困难的60年代初期、1977年复出和1992年南方谈话时的原话,在赞美邓小平同志的崇高品质的同时,也宣扬了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囊括了共产主义信念、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以及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同志和自己的态度等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最后,他通过小平同志的嘱托号召全党要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夺取更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同志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们要把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作为毕生的追求,珍惜学习机会,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为化州税收事业的大厦添砖加瓦。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一点点体会,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深刻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用智慧、肝胆、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她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展现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卓越领导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专题,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比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基础上,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比如,在主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着力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为我们增强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战略定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不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魄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直面重大风险、重大挑战、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展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伟大政治家的时代风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将改革进行到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等专题,无不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的心路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所有这些,不仅为深入开展从严治党、开展反腐败斗争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而且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管党治党提供了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用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世界人民的感情,着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作贡献,其思想理论的高度、观察视野的广度、战略思维的深度、说理论证的力度、话语体系的温度,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天下情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指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天下情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连续的新起点;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扶贫,扶真贫;
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为我们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条主线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鲜亮底色,是习近平总书记用智慧、用肝胆、用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动力之源。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始终“用智慧”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由于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始终“用肝胆”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由于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能够“用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4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争相学习阅读,兴起了新一轮理论学习热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提升党员理论素养的关键之举。“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专题,排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个专题的第一位,以“新”字贯穿,体现出新时代新教材中的新要求、新担当、新境界。
要对标对照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要求
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了提高“五大思维能力”、增强“四性”、做到“四个更好”的新要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全面认识,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真正把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牢牢把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坚定落实,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要呼吁呼唤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2018年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载华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风华正茂”也为期不远......在这一段段崭新征程中,满含党和人民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一步都走得步伐坚定、步履铿锵,每一时期都历程辉煌、无愧使命。“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精神指引,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弄通做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变成国家发展的“成绩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要开辟开拓新时代的新胸怀、新境界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谆谆嘱托,更是严格要求。“心中装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领导人的为民情怀、大国胸怀和责任担当化为实际的为民行动。这种“无我”的作风、“忘我”的境界,彰显出一切为民的光辉典范。“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更应该看到,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复杂严峻,新威胁和新挑战时刻存在,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保持定力、直面挑战、勇于开拓,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世界,以崭新的境界提升自身,让新时代的中国在亿万人民手中共同创造。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我们展开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波澜画卷,而其中所引用的诗词金句如同冠上明珠般熠熠生辉。细读这些诗句,品味其中治国理政的智慧,能够为新环境下组织工作的创新开展予以智慧的启迪。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名句,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点出新时代治国理政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总有些人为组织工作贴上“和颜悦色、锦上添花”的标签,实则不然,组织工作是“防疫站”、是“手术台”、更是“降魔杵”,时刻承担着组织队伍的检查、防范、治理工作,组工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不能总是和颜悦色,有时候,我们扮演的就是“黑脸”,而且该讲原则的时候决不讲情面,该讲道理的时候决不讲人情。正是有了“不要人夸颜色好”的组工人,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实、做细、做到位。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即使遭到不解、非议甚至打击也从不动摇,因为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地不断进取,就是为了“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正义之气、廉洁之气,彰显出新时代组工人的中正气质和精神风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中《竹石》诗中的这两句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动荡交错、风潮四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组织工作要始终有正确站位,不被错误思潮所误导,任风雷肆虐自岿然不动。作为组工人,我们要经受得住“千磨万击”的考验,恪守廉洁奉公,不营私舞弊,不畏强权压迫,时刻坚守底线,站得正、行得端,问心无愧,两袖清风,这样的组工队伍一定是无坚不摧的,即使有肆虐的东西南北风席卷而来,我们也会化风为静,心不动、意则定,经受住自我考验和社会考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组工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这两句诗分别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浮云遮眼,乱云飞渡”可以说是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生动写照,也提醒我们未来组织工作开展的艰巨性。作为组工人,我们要有“无畏从容”的底气,有敏锐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做到“扎根基层低起点,思想进步高站位”,这样才能在纷繁驳杂中拨开遮眼的“浮云”,乱云飞渡中能够从容应对,登高远眺始终追随党的正确领导,让组织工作真正发挥“拨云见日”的作用。
治国有道撷金句,诗海采珠启慧心。细读深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所引用的诗词,古为今用处处彰显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智慧,而这也是组工人深入学习践行的“诗意指引”。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6
?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准确回答了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习近平总书记敬民爱民的博大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专题,铿锵有力地告诫全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人民,要牢记初心担使命,筑起人民的幸福家园。
理想信念,是坚守初心的红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担负着挽救民族、解放人民的崇高使命,可以说党的全部奋斗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我们党的初心,已经成为共产党人内心最坚定的信仰和最执着的追求,也是党员必须搞明白和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我们党来说,有困难、有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但经不起人们的糖衣炮弹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的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极个别党员干部抵不住诱惑堕落变质,根源是思想出了问题,实质是理想信念丧失,扛不起旗帜、担不起责任、挑不起担子,偏离党的“生命线”,忘记艰苦奋斗的过去,忘记出发时的赤子之心。提出“不忘初心”,就是在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永远牢记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底色,是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的意义所在。真正的幸福社会应该是人民共享的社会,没有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没有人民的“小梦”,中华民族的“大梦”就无法铸就。
无私奉献,是践行初心的“良方”。我们是生在红旗下的崭新一代,喜欢上进、不甘落后是我们的青春态度。从小时候向往成为一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到满怀期待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从此奉献成为定义人生的标准之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担何种责任、手握何等权力,如果只懂得一己私欲,想功成名就、流芳百世的希望可能不大。那些甘于奉献的人,才能成为人民传唱、人民尊敬的“时代楷模”。比如“铁人”王进喜,一名为中国石油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普通石油工人,他无私伟大,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他曾说:“俺是一名石油工人,除了会打井,没有别的本事,我的一切荣誉和鼓励是组织给予的,我的个人总结里只能写缺点”。又比如“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城市的“康庄大道”,毅然挺身百色“战场”,脱下漂亮的“女儿装”,穿上舒适便捷的运动装、旅游鞋,用“精志”绽放青春之美,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无私为人民,用实际行动兑现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就能一切依靠人民。
不负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同绝大多数人一样扮演着多重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责任,同样面临个人发展、婚姻生活、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众多现实问题和压力。但我们是绝大多数人中的“先锋战士”,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以“初心”明鉴,守住红线,润万物无声,得今生无悔!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7
读书时,常以黄山谷之语自醒,“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近来,提笔为文,胸中无墨、笔头乏力,才惊觉已许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了。
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关于时间的可“挤”性,从上小学起,老师、父母、长辈就一直耳边强调,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话大家都会说,道理也都懂,但该偷懒还是偷懒,该不学习还是不学习。工作一年,事情琐碎繁杂,“工作忙”成了我不学习的理由。但扪心自问,“忙”好像就是自己为自己不愿意学习、懒于学习找的一个借口。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习动力不足,不知为何学习,不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几天,思来想去,总结出学习的必要性有三。
克服本领恐慌的需要。毛泽东说:“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作为刚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我们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其实很少,且现在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一不小心就容易落伍,“就像一个铺子,本来卖的东西就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不进货,只有关门大吉”,为了在工作中不出现“双手摁白纸,两眼忘望青天”的尴尬处境,必须坚持学习,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补货、进货。
增强“可塑性”的需要。我是作为选调生加入公务员队伍的,提起选调生,大家常用“可塑性高”来评价。何谓“可塑性”?《论语·公冶长》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可雕刻的朽木就是没有可塑性。对一个人来说可塑性其实就是未来发展潜力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可塑性?只有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地去超越自我、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可塑性,不至于成为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保持战略定力的需要。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看到“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段话感触颇深,当下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保持战略定力十分重要。而增强定力,还是要多学习,要通过学习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理论、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思想和观点中保持清醒,在风起云涌、乱花迷眼之时不忘初心。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学习,而后克服困难,而后完善人格,而后强我邦国。谨以此文,作为自己前进路上的一个鞭策与提醒,时常翻阅,时常自省,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学习、坚持进步。
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篇8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章《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同时指出,“要统筹研究部署,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更加主动办好自己的事情”。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改革”成为了贯穿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取得的斐然成绩令世界瞩目。中国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从经济总量的大幅跃升到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从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成就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从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到能源技术的全面进步……历史实践和发展经验有力地表明,要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在改革发展上持续用力,行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征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大批重大改革举措接续落地生根,涉及范围之广、触动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在新起点上,任务更为艰巨、挑战更为严峻,这就要求我们站位改革全局、发扬斗争精神、站稳人民立场,以久久为功、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在“大局”中做好规划,在“改革”中走实路线,顺势而为、谋定而动,以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固强补弱。
改革要有利当下、谋长远的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要把握大势、勇于开拓,围绕改革目标和阶段任务求发展,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求突破,对攻什么坚、克什么难有清醒的认识,要对补什么短板、强什么弱项有深刻的认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打好改革主动仗,将改革触角向各领域延伸,做优、做强、做实改革发展大事,形成做成一件、影响一片的辐射作用。要固强补弱以谋长远,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体制机制弊端,让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成熟完备,让改革成为去痼疾、除杂症的锐利钢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让改革的春风吹出强国富民的辽阔绿野,吹出焕然一新的发展面貌。
在“大局”中培育新机,在“改革”中推动发展,转危为机、克难制胜,以刀刃向内的斗争勇气斩棘劈路。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新时代征途中,问题是改革发展中避不过、绕不开的“跨栏”。但挑战更是机遇,危机能育新机。面对改革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敢于向问题鸣锣宣战,敢闯敢跨、积极应对,鼓足趁热打铁的劲头,下定狠抓落实的决心,保持蹄疾步稳的节奏,以存在问题倒逼改革走向深处,以改革共识和政策合力推动“改革雁阵”的形成,聚合攻坚之力,把改革难点的“硬骨”啃下,把改革成效的“炉灶”砌实,以敢于斗争的勇气和斗争到底的魄力唱响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奏鸣曲”,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大局”中夯实根基,在“改革”中释放红利,务实为民、厚积而发,以造福人民的坚定立场真抓实干。
人民既是改革的实践主体,也是改革的评价主体,是改革发展的力量来源,也是改革成效的衡量标尺,为人民造福就是改革的发展观。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来路自哪里,才能明确出路在何方,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走对改革方向、走实改革举措、走出改革成效。反之,人民立场没有站稳,改革的根基就容易动摇,全面深化改革只会阻力重重、难上加难。改革要把民生抓在手里,把人民的期盼落到实处,善于从群众当中汲取改革智慧、创造改革经验、创新改革成果,加速改革红利的释放,为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让改革发展的大树结出更多润泽百姓生活的“红果果”和滋润百姓心窝的“甜果果”。
改革是实践的伟大创造,是时代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跨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走好这条富国、富民之路,走稳中华民族的奋进之路需以“大局”领航,在“两个大局”的引领下,既要做出守住根本、走对方向的历史回应,更要做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时代回应,以丰硕的改革成果回答好“中国何以能”的时代之问,推进更高目标和更深层次的改革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总务心得体会8篇
★ 封闭心得体会8篇
★ 公益心得体会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