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写作材料 >心得体会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参考5篇

pUssy 分享

教育工作中,教学反思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我们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要实事求是,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得到成长,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参考5篇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篇1

?猜数游戏》这一课是在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中,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弹珠,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课中,我发现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10以内的口算能脱口而出,有少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每道题都要掰着手指才能算出来;但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等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欢的“猜数游戏”这一活动,使数学游戏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在猜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不足:由于课前设计的活动有些零乱,没把握好时间,以至于教材中的练习没能一一和学生一起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光背教材,我要多背背学生才行。

这节课我主要利用了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数是6,7的加减法,学生在一种活泼、开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之后,才能够产生学习的动力。

在课一开始,我模仿智慧老人创设情境引入游戏,学生都觉得非常有趣,气氛相当热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来,进行下面的游戏。又在最后的“练一练”的第三题中,我用了一个比喻,把计算题比喻成敌人,把铅笔比喻成武器,通过一些生动的语言使学生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这样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还体会到不仅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要设法保持住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说出了不少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答案,发挥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也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这一点也充分地说明了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旧的灌输式的死板的教学理念是对学生的一种制约和束缚,如今的学生想像力丰富,思维敏捷,看问题总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统一的答案,那只会把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扼杀掉。本课时的题目就有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够做出合理的说明,就应肯定并且鼓励学生作出不同的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放手给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舞台。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一节课也总有它的不足之处,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有游戏、有故事、有习题,所以在处理各部分时间的问题上就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时间应该再长一些,而有的就应该短一些,所以在处理课堂用时方面还要多花心思,仔细斟酌。总体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篇2

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常规不等于紧箍咒。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被要求排队的孩子一旦没有教师的监督,就会横冲直撞、争先恐后、难以自控。这说明有些不合理的规则束缚了孩子,教师应当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儿童观的基础上制定常规,将其看成保证幼儿身心发展所需的“润滑剂”。如,教师讲故事时,不是让孩子们排排坐在远离教师的地方,而是参差不齐地围坐在教师身边,气氛很融洽,关系很亲切。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活动,孩子们显得十分愉快,也很配合,这正是良好的常规教育的外在表现。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景提出适宜的要求。

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应当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一系列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构成良好的习惯,构成科学的生活秩序。如,幼儿睡眠、起床、进餐都有固定的时间;幼儿玩完玩具后应当放回原先的地方;吃饭要洗手;水杯应当放在贴有标志的地方等等。

常规的作用

培养生活规律

从幼儿个体的发展来看,建立良好的常规能够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既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又能使幼儿进取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由于幼儿来自不一样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在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作出贴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在其中,就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本事。

培养自律本事

自律是指控制自我,并遵守一些共同制定的规则的本事。这种本事可经过遵守一日生活常规来逐渐培养,如幼儿在听故事、进食、午睡或者自由活动的时候,需要控制自我欲念,做到进食不说话,排队不乱挤,不强抢别人的玩具、不伤害别人等,渐渐地,遵守规则就会成为孩子们的自主行为。

建立安全感

人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按照必须的程序做事。合理的常规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他们在心境愉快的情境中自然构成一种贴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常规应当简单、明确,适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仅有适合幼儿的本事要求,才可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愿意去做。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上肢力量及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初步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彩虹伞、小球一个、小毛巾每人一条、录音机、磁带

重点难点

集体双臂上举并下压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各种动物做热身运动。

2、森林里的风幼儿抖动彩虹伞模仿各种风,微风---大风---龙卷风等。要求:听要求,控制手臂力量。

3、抛小球幼儿一起上抛彩虹伞2-3次后,教师引导:怎样把小球抛得更高?小结:大家齐心协力;手臂与腿一起用劲。

4、造山

在抛小球的基础上,手臂下压并用双腿压住伞边,不让气体跑出来“造山”。要求:集体双臂上举并下压。

5、游戏:海底取宝玩法: 用彩虹伞做大海,每小组一个小动物去取宝(同色块的小动物猜拳决定)。取宝的小动物当听到“海底隧道打开时” 迅速进入伞中取宝,要把宝物取下来贴到身上,当说到“快快跑!”时,要迅速离开。撑伞的小动物们边说儿歌便抖动伞,“海风吹,海浪摇,海里的宝物真不少,快快找来,快快跑!”,当说到“快快跑!”时,把伞迅速压下。

6、钻洞两位教师各拉住彩虹伞一角形成山洞,让幼儿有序钻入。要求:一个跟着一个钻。

活动结束

放松活动听音乐做放松运动,注意大臂与小臂的放松,自然结束。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篇4

?大风和秋叶》是一节歌唱教学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演唱及感受到秋天真美好的意境,我分别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现实中落叶的场景——示范演唱——游戏等环节的设计来达到此目标。在活动中我发现当孩子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总是会忘记第二个“树叶到处飞呀飞”这一句,但是,每当他们在唱,我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时候,他们却不会忘记;不过就算孩子们忘记了前面的歌词,但是,到了“秋天多可爱”这一句,大家却又能不约而同整齐地接唱下去,不仅如此,还能做出许多有创意地可爱的动作。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

1、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当他们自己在演唱歌曲,没有任何辅助物帮助的情况下,往往会忘记,特别是在对一些比较复杂或者容易混淆的歌词、旋律或者节奏上,更是如此。

2、经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的问题或者行为,才是最深刻的

为什么当大家在唱“秋天多可爱”的时候都能记得并接上呢?主要是因为,我在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了一个让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最可爱动作的游戏环节,由于这些动作是他们自己设计和想出来的,所以他们对此环节特别地感兴趣和喜欢。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幼儿才能够很清楚地记住。

那么在进行歌唱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幼儿学会歌曲,并喜欢上此歌曲,从而喜欢上演唱活动呢?

策略:

1、幼儿前期的知识经验准备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可见,一个活动幼儿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跟其的知识经验水平是分不开的。如果幼儿连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他们又怎么会记住呢。

2、借助一些具体形象的物体做为载体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动作有利于引导幼儿学习歌曲,除了动作之外,我们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图谱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大风和秋叶》中,教师可以把每一段歌词都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样孩子们便很直观地看到有两句“树叶到处飞呀飞”的歌词,也就不会忘记和唱错了

3、活动要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

我们说一个活动成功与否,关键的一点就是幼儿对此活动是否感兴趣,是否喜欢,能否主动参与其中。那么只有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考虑幼儿主体性地位的活动幼儿才可能喜欢,愿意积极参与。所以,在进行歌唱教学时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给他们一个自由尝试、探索和创作的空间。

小班沉与浮教学反思篇5

星期四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萝卜》,在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主要以幼儿的探究、体验、感受为主,所以孩子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主动接受经验的过程显得非常有趣。这也很感谢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本次活动流程比较清晰完整,但是我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扎进泥地下。”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大家纷纷进行猜想,反应很热烈,孩子们的想象很大胆,可见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平时的观察力很敏锐。之后我出示了一个挖有小洞的箱子,告诉幼儿里面装着这种各样的萝卜,让幼儿摸一摸,观察摸到的萝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在这一环节分发萝卜的时间用得比较久,导致后面的时间有些延长了。在观察萝卜外形特征的时候,我让幼儿体验在先,自身感受在先,有了初步地了解后,通过在操作卡片上的记录,加深了幼儿对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的认识,也为之后的分类环节作了一个铺垫。

对于分类,要求小班的孩子能根据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在分类,我主要是让幼儿根据颜色进行分类,通过比一比的游戏,孩子快速地分好了萝卜。虽然没有事先给幼儿分组,但是孩子们分好后能快速坐回位子上,表现都很棒。最后我让幼儿品尝了三种萝卜生吃是什么味道的,在给幼儿吃萝卜的时候,我边问幼儿“这是用什么萝卜切出来的?”,让幼儿观察萝卜切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我特别强调红萝卜,因为它外面的皮和里面的肉颜色是不一样。幼儿吃完后得出了胡萝卜生吃是甜甜的,其他两个有些辣。最后,迁移到生活当中,从认知上升到情感,我们讨论了关于萝卜的菜肴,萝卜炖排骨的味道可好了,营养也很好,通过讨论使幼儿喜欢吃萝卜。我认为在这个环节中如果能让幼儿观看一下关于萝卜菜肴的图片,或许更能给幼儿视觉冲击,更喜欢吃萝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塔的教学反思参考6篇

小小班教学反思参考6篇

虾和蟹一教学反思参考6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参考6篇

幼儿小班教学总结参考6篇

小班萝卜蹲教案及反思5篇

小班泡泡画教案及反思5篇

小班跑教案反思模板5篇

小班走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

大与小教案小班反思模板5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500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