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在教案中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提前准备好教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的整体节奏,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第134页—136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触摸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测量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准备硬纸片图形若干个: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有趣的画(跳水运动员—田亮),大屏幕出示画,这幅画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现在老师给这个画加上边框,求边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周长)如果老师再給这幅画配上玻璃,要多少玻璃还是求周长吗?那又是求什么?(面积)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想弄明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揭示课题)
?评析:教师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有效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问题生成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新概念的出现不会感到陌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能为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知作好铺垫。】
(二)体验建构,生成感悟
1、面积的概念
①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物体的面,并且摸一摸,比一比,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举例说一下吗?(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根据你的观察,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呢?请小组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生活经验,进一步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②教师出示: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个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而第二个图形只有三条线段)
师:能比较它们面的大小吗?
生1:不能比较,因为第二图形不完整。
生2:第二图形不封闭,它的大小不能确定。
师: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
师:角是封闭图形吗?
师;你能添上一条线段使第二个图形变成封闭图形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在第二个图形上补画一条线段,使它变成长方形。
③教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这种大小就叫作面积。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齐读面积的概念。
④教师出示图形
师:爱心、笑脸和树叶任意两个图形比较大小。
两个长方形图形比较大小。
让学生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并要求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察法、重叠法
2、通过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a、探讨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
⑴、设疑:课件出示图形:(3×5,2×7的两张长方形)
师: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答略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我们能不能借助学具来帮忙。
⑵、小组合作
出示合作思考要点:
①你组可用什么材料或学具来比较图形1和图形2的面积大小?
②在这几种比较方法中,你组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理?(学生四人合作讨论,教师巡视)
⑶小组反馈:通过小组操作,你们认为它们的面积哪个大?
生齐回答:是图1的面积大。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小组派代表交流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剪拼法,摆图法和数格法。
师: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合理?
生1:我们组认为是正方形摆最好,用圆、长方形摆有空隙。
生2:我们认为用剪拼法好。
生3:剪拼法不好,若是黑板面和课桌面不能剪。
师:现在我们的意见统一了吗?得出数正方形的个数最合理。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剪拼法和摆正方形法(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3、认识统一单位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猜猜谁的面积大?游戏:看格子,猜面积。
师:有两个图形,一个摆9个正方形,另一个摆15个正方形,哪个面积大?
学生:15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它的格子多。
师:是吗?紧接着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
生(惊讶):啊!原来是这样呀。
师:想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板书:面积单位)。
?评析:通过图形的比较,给予了学生必要的学法指导。然后,教师接触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创设了动态变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统一面积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知识是从现实需要中产生发展的,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探究需求。】
3、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
(1)、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师:请阅读一则小资料(课件播放:文字呈现配合画外音)。你能从中知道什么?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生1:我知道了国际上通常用的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种常用的方格。
生2:我明白了比较面积大小时经常采用三种固定的方格。
生3:那个大号的是1平方米的,中号的是1平方分米的,小号的是1平方厘米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
师:对,要想公平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 摸一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③、 比一比:数学书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个面大?怎样比较的?(观察法、重叠法)
④、再来摸一摸、比一比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面那个小?
⑤、黑板的表面和和刚才我们摸的物体的表面相比怎样?
⑥、刚才通过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⑦、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① .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生汇报
②课件展示平面图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你能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图形大?圆形和三角形相比那个大?圆形和正方形呢?(圆形和正方形用观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课件动画演示重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③像这种周围都是封闭着的图形叫封闭图形,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他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这时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请同学们看清操作要求。
(3)、课件展示:
操作要求:
① 四人小组中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结果。
③ 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②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组1:我们组选择的是长方形纸片,绿色卡纸是一行摆6个,摆2行;红色卡纸是一行摆3个,摆3行。结果红色长方形小一些。
组2:我们组选择的是正方形纸片,绿色卡纸一行摆了12个,摆2行;红色卡纸一行摆6个,摆3行。结果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 组3:我们选择了圆形纸片,发现摆的圆片之间有缝隙,无法比较 组4我们组选择的是正三角形纸片,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但是太麻烦!
师: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6)师生共同总结:操作中发现: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长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方便。
师:我们还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时,应注意什么?(选择相同的图形)
(7)、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也就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8)、像刚才我们用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都可以看成一个面积单位,刚才绿色卡纸上面摆了24个小正方形,就说明这张绿色卡纸的面积就有24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人们为了方便,就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
每组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面积
1、感受物体表面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把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贴到长方体的盒子上。
教师提问:你会发现或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谁大谁中,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画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每组的同学把画好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在此过程中教学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如果有的学生画出角的图形,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角的图形和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教学围成一词的意义。)
引出: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谁能想出办法来?(学生可能想出用划方格的办法、重叠的.
办法、剪拼的办法等,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教师有意出示下列图形比较,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
(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
师生总结:在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时规定
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
方厘米。
2、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形成表象。
教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教师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印在白纸上。)
学生涂上颜色,然后剪下来,体会1平方厘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
用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测量你身边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扣子、橡皮等。)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学生剪下来,体会1平方分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课本的封面面积。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学生先估计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教师再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大纸。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结合本课的重点,进行总结--板书课题
四、综合练习
1、课本第119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要钉子板上围出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
3、课本第121页第2题测量图形的面积。
4、课本第121页第3题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积是8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4
教学内容:
面积与面积单位(《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面、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度量较规则的平面的面积大小.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索的精神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面积的含义及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面积.
1.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谁知道我们国家国土的面积有多大?
(960万平方公里)
对,你们说,我们国家国土的面积大不大呢?那什么叫面积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面积
2.认识物体表面.
同学们,我们学习时用的桌子、书本、黑板,我们看到的树叶、玻璃、门等等都可以叫做什么?(物体)
出示:(一本数学书)这也是一个物体,看一看老师摸的是什么?(数学书的封面、表面)
许多物体都有它的表面.例如:黑边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等.谁还能举例说明哪些是物体的表面?请同学动手摸一摸.
3.物体表面的大小.
(1)让学生比一比黑板面、数学书的表面,说一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还可以怎么说?
(2)举例:桌子的表面和练习本表面哪个大,哪个小?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课桌的面积?
4.平面图形.
在过去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图形?
这样的图形我们都可以叫做平面图形.
5.平面图形的大小.
谁大谁小?说明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
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6.什么叫做面积?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二、通过实践操作,认识面积单位.
1.比较面积大小,引入面积单位.
结论:长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
想一想:怎样进行比较?有哪些方法?(同组的`同学合作进行)
让学生说自己的比较方法及结果.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运用投影片显示比较过程.
①重合
②剪下各自多余的部分
③移动再重合
④显示长方形比正方形多出的部分面积
方法二:介绍数方格的方法.
长方形有10个方格,正方形有9个方格
比较面积的大小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是不是方格数相同面积就一定相等呢?
出示:
让学生看上面的两个正方形,虽然都是9个小方格但面积大小不一样.
比较面积大小光数方格还不够,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这就是我们要学的面积单位.(同时板书)
1.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手中的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认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cm2.
(2)说一说1平方厘米有多大?举例说明.
(3)让学生有“平方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自己橡皮有多大?
2.认识平方分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认识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写作1dm2.
(2)说一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举例说明.
(3)让学生用“平方分米”作单位,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有多大?
3.认识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大的白纸,请一位学生量一量它的边长.
认识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写作1m2.
三、巩固练习.
1.填写不同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2)一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00( ).
(3)一张北京晚报的面积大约有20( ).
2.判断题.
(1)小明身高165平方厘米. ( )
(2)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48平方分米. ( )
(3)教室的门高2平方米. ( )
(4)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 ( )
3.练一练
四、作业:(略)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面积单位也有了了解,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个别学生判断题做得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课下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
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
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
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
6、感知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学生齐读两遍定义。
7、下面这四个图形中谁的面积?
(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1、每人都有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谁能不借助学具很快比较出哪张彩纸的面积,哪张彩纸的面积最小。(学生活动)说说用的什么方法。
2、指名汇报。
3、那么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红色和蓝色)
意见不统一,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张彩纸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你们的学具,动手试试。(四人小组活动)
4、小组汇报,交流反馈比较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5、学生看书,说说书上还介绍了哪些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三)解决问题。
1、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练习十八第1题)
2、判断方格纸中哪个图形的面积?
3、判断下面哪个图案的面积大?
三、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我们开始讲的要给儿童画配一块玻璃,玻璃面的大小不能用长短来表述,要用什么来表述?
四、图案设计大赛。(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6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开动脑筋,四人一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
师: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总结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齐读。
2、知识迁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仿照刚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小组在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巡视,生汇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在黑板上贴字条) 去掉“相邻”行吗?为什么?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吗?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回答师板书: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师领读生跟读(正读反读这三个关系式)
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
师:应用这些关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呢?
反过来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举几个例子吗?(生举例)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一)、火眼金睛(下列说法对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每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我们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
(二)、神机妙算(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平方米=( )平方厘米
(三)、大显身手
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回顾整理、总结生成
1、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内容,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2、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83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四题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闯关)
小红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红家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