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计划和准备教学材料,节省教学时间,教师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教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泼水歌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泼水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
师随机板书“傣族”,简介: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板书“泼水节”。学习生字“泼”
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随机正音。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出示生字词,自由认读。
2、同桌互读,指名读,正音。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凤凰指名读,出示凤凰花图片,填空:()的凤凰花。
比较:火红与火红火红的区别。
认读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理解“一年一度”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指名读,交流感悟。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怎样过泼水节的?
过渡:周总理来了,他来到了人群当中。(出示课文插图)大家看看今天他穿着什么衣服?引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当中。他穿的是——傣族的服装。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同桌合作读4、5自然段,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出示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拓展练习: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福他们————。
总理的祝福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为人们带来了吉祥。人民发自内心地祝福总理健康长寿。他们之间的祝福说明什么?(关怀、爱)
指导朗读。
5、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升华情感。
1、再看插图,说说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出示:傣族人民笑得那么灿烂,那是因为……。
周总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因为……。
2、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出示:多么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1)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他们的心永远紧密相连着。
(2)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确实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节日!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五、布置作业。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
泼水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
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
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开火车读,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注意关键笔画。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龙”独体字结构,最易写错,别忘了第四笔撇,不能写成“尤”。
“令”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了解了他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开火车认读。
2、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1)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2)“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展示象脚鼓图片,并介绍。
②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②这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③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
的事情,工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过渡: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
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
(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
(2)指导朗读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高兴,他是怎么做的?
(1)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表演朗读。
(评读:读第一句,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心情,读第二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
(四)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交流后,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
(4)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5)男—合作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幸福与开心。
(五)学习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1、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3、说说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盛情欢迎
11难忘的泼水节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泼水歌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同学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局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同学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朋友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安排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同学介绍。
(同学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同学想方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协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同学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鼓励同学积累自身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我会读(出示生字词)
我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
泼水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幼儿跟随歌曲节奏做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1、歌曲(见幼儿用书);小水桶一个;呼啦圈12个
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泼水节的意义、来历。
活动过程:
活动一、活动引入
教师手提小水桶,引起幼儿兴趣。
导语:你们知道我要去参加一个什么节日吗?
小结语:泼水节是傣族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用鲜花和树叶沾满清澈的泉水,洒向亲戚、朋友和远方的客人,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献给别人。在泼水节里谁被水泼得最多,他得到的幸福也最多。
活动二、熟悉歌曲节奏和歌词
1、教师提着小水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练习节奏。
导语1:这首歌是几拍子的节奏?
导语2:四拍子的节奏可以怎样表现呢?我们除了用拍手的方法,还可以怎么表现?
教师念“1234 2234 3234 4234”,和幼儿一起用跺脚、拍膝盖等方式练习四拍子的节奏。
导语3:现在我把“1234”变成歌曲中好听的歌词,请你们拍手的方式表现出它的节奏。
3、熟悉歌词。
导语: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活动三、学唱歌曲
1、用先哼唱旋律,再自主填词的方法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活动四、随音乐做游戏
1、将圈排成三排,每排4个,引起幼儿的关注。
2、请幼儿来尝试走圈,请其他幼儿观察,发现其规律。
导语:我们要边唱歌边有节奏地走圈,怎样走可以做到一首歌刚好走完12个呼啦圈?谁来试一试?
3、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轮流边唱歌边走圈。
泼水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俗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1.用轻巧和连贯的声音唱美歌曲,感受泼水节欢快热烈的气氛。
2.歌曲中附点节奏、连音线、休止符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看看是哪里呢?
师:同学们,这段视频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风情?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
2.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历史悠久,那里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傣族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泼水节,我们来看看泼水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播放泼水节的视频)
师:泼水节的场面怎样?——很热闹、很开心。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与泼水节有关的歌曲叫《快乐的泼水节》。
二、教唱歌曲
1.我们先来听赏一下,听听这首歌是什么情绪。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的)
2.请同学们看着歌谱,把这首歌再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的节奏特点。(教师加入泼水的动作)
3.下面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遍,你能跟着老师一起动一动吗?(教师边唱边在附点的地方加入泼水的动作)
4.这首歌有点熟悉了吧,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吧,不过在唱之前,请听老师唱一下第一句是怎样接前奏的。(带领学生唱好第一句的衔接)
5.教师分句带唱歌曲。
6.完整地演唱第一段。
7. 跟琴唱一唱第二段,教师指正不足之处。
8.同学们看到结束句:
①.听老师唱一下结束句,学生跟老师模唱。
②.教唱结束句。(注意三拍长音加入拍手的动作、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③.把第二段结尾和结束句连起来演唱一遍。(进行对比)
9.第二段会唱了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二段。
10.老师唱前一句,同学们接后一句,最后一句全班一起唱。
11.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曲。
12.跟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13.请几个同学演唱。
三、表现歌曲
1.大家知道泼水节的场面非常热闹,我们有什么办法使这首歌唱的更热闹些呢?
2.当你泼水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劲头更大,你会喊些什么样的词呢?(哟哟、嘿嘿)
3.那我们在歌曲中怎样加呢,我来唱,你们试试加在什么地方?跟伴奏分组唱,一组唱歌词,一组加入衬词。
4.在庆祝节日的时候,人们还会敲锣打鼓来助兴,今天我们这里没有这些乐器,同学们吧自己的身体当做打击乐器,你能用下面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吗?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先徒手练习拍的动作,再用两手在腿上拍)
5.教师唱学生拍。(注意前奏和间奏不要拍)
6.提示结尾句的拍法。
7.跟录音边唱边拍手伴奏。
四、拓展延伸
1.傣族人民勤劳勇敢、充满智慧,在那里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地方,傣族俗有“孔雀之乡”的美称,孔雀舞就是他们民族的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孔雀舞》。
2.傣族还有一种特色的乐器是什么呀?——葫芦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葫芦丝的音色怎样?——柔和、甜美,并质朴。
3.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了傣族,学习和感受了傣族歌舞,同学们收获一定不小吧,就用我们快乐的歌声来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泼水歌教案篇6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二、教学目的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三、重难点,关键
1、重点:了解周总理与1961
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1mi.net】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
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
1、随着《欢乐锣鼓》乐曲,
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三段,体会当时欢乐的气氛。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3、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欢呼)什么叫欢呼?同学们反复诵读体验。想象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
(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1、用电脑显示画面,指导学生看图,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周总理的心情是怎样的?傣族人民都在做什么?重点观察几个人。周总理为什么要穿傣家人的衣服呢?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并用笑容满面造句。
(四)创设表演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导语激情,感知体会
1、当时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观看录像,启发想象。
2、同学们,你们也想象傣族人民一样跟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吗?请一个同学朗读56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动作,老师配上音乐。你们想周总理会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会向周总理祝愿什么?
3、请几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导语激趣,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爱总理,向总理祝愿,人民和总理心连心,是多么幸福难忘的场面呀!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齐声朗读78自然段,感悟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最后两句的!
(五)总结朗读,回顾感悟,背诵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请同学们大声诵读,把你们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间吧!读到开始泼水了让同学关上书试着背诵课文5678自然段。
五、设计说明
1、让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2、巧妙的运用音乐,录像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情景,通过想象总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话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通过学生读读,写写,划划,和表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索,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泼水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哪里想去吗?走,打好背包,让我们出发吧!
(图片)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里是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神奇的民族文化。
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王国,浓郁的民族风情更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这里是老师刚接到的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批、泼水节呢?想参加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并且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巡视(姿势好)
好,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
(指导读 高兴一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让我们来进一步体验一下欢乐泼水节,请读§2,标出共几句话,量出指数。
第① ②句
泼水节就要开始了,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请自由朗读§2前两句话。
你准备了什么?(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 提、端、滴、撒,随机闻一闻,看一看)
让我们提好捅、端好盆赶紧去大街上,我们会看到些什么?出示:这一天……
请一个方阵来读
其他方阵看能听懂了什么?
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这一天……第③④句
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我们都看见了:开始……齐读
你们书上有泼水节的场面呢!同位的两个小朋友说说图上内容吧!同位汇报。
这是一个泼水节的广场,来,咱们泼水吧!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动起来,跑起来。
能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么泼水的?有什么感受吗?
自读 那么高兴,咱们来很高兴地读读才行吗?
好,很高兴的,自己练练看,表情,多高兴呀!
我们请3个方阵各派一名队员参加,看你们泼得那么开心!你脸上笑开了花吗?
范读 老师也想泼,能把这句话让给我吗?我读得怎么样?
好该你们了,老师为你们喝彩。
疑问 多美呀,读到最后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⑤句
因为清…… 吉祥如意 指名读,你笑开了花吗?
听老师读这一句,“怎么能不高兴呢?”
愿意学哪一种?好,预备起 怎么
好,把整句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同桌你听我读。如果他读得好,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
一起来,美美地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泼水节活动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族行了呢?请你自读§3,用笔勾画出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来,谁来说,女同学,拍打着象脚鼓,跳起孔雀舞,快来参加吧!(女生齐读)
男同学,别光看,也一起参加吧!(男生齐读)
②跳《金孔雀轻轻跳》
让我们都唱起来,跳起来吧!
③感悟
如此开心的时刻,你们舍得离开吗?少用书上的那句来表达呢?
比赛,看谁最能把依依不舍读出来?指名读,读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吗?
④回归全文
把你们的欢乐传递给每个人吧!
三、拓展作业
今天你们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欢乐泼水节,如何将欢乐进行到底?我们四人小组讨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希望同学们课下也到其他民族过过欢乐的节日。
教学板书 :
20.欢乐的泼水节
提 端 滴 撒
灌 泼
吉祥如意
教学反思:
此课教学,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的齐读太多,指名读太少,朗读水平有待指导。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学脸谱教案7篇
★ 手信号教案7篇
★ 少年圈教案7篇
★ 借鉴教案7篇
★ 趣味爬教案7篇
★ 摘荷叶教案7篇
★ 小梨子教案7篇
★ 水蜘蛛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