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有助于提高自我意识, ,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1
嗯,我自卑过,也将一直自卑下去,仿佛一种习惯,没有他,反而不知道去哪里。
我知道我自卑已经很久了,但是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的状况,还是从读了阿尔弗雷德的《自卑与超越》开始的。怎么讲呢,很多学心理的不是想弄清楚整个人类的心理状况是怎样的,也不是想纠结于感觉知觉记忆这些实验内容,而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
书中讲,人自卑的一个因素是生理缺陷。我想我是有的。小时候,我比较好强,认为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拥有,但是别人都长得很高,而我不是。身高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很久,以至于我觉得大学特别滑稽的是全模拟队个头1米92的大懋和我一个宿舍。这样的心理路程你们不懂,为了上课能和他们一样快,我简直就是在跑。究其原因,自卑来自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比较的标准又都来自于社会的共识,所以啦,有社会就有自卑。虽然文中讲的是个体心理学,但是怎么能逃脱社会的污。
社会这个污妖王产生了太多的坏水。比如贫穷,曾今有一年春节,家里都买不起取暖的煤炭了。那时候感觉无助到极点,自卑到骨子,也发奋的去努力,只为改变。所以说,自卑也是人们超越的一种动力来源。有人会说,你因自卑而做的努力是为了追赶,而不是超越。我想说的是,我们所想要超越的是曾经不堪的自己。每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原始积累,有人有钱,有人有知识,有人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对于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是努力奔跑。
是啊,不向前奔跑,哪还有退路。有时候,最简单的不去自卑的方法就是不去比较,有人选择避开众人,两耳不闻式的读书、封闭自己的交际圈,寻求短暂的平静,但这就像毒瘾,一次一次的将你吞噬,有人从人根本的心理上去解决,超脱自然,别人所谓的出世吧!我有时候选择阿q精神胜利法,哄哄自己的内心,让他安静,有时候直面现实-------我虽然个头矮,可我身上的担子重啊。磨练的就是一种心境,这种时候,最可怕的不是程度有多深,而是触底没?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幸好,在这种心境的腾挪辗转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根源,我开始学着去解决他。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2
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主要依据他在教育机构儿童辅导工作经历所写,书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自卑的表现在困难面前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的举动。
学校的影响。如果我们了解孩子们的性格,一定比对他们茫无所知更容易掌握他们。教师要做的事情必须和母亲应该做的事情一样——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并对他发生兴趣。有些孩子对观察事物最感兴趣,有些喜欢聆听,有些喜好运动,找出使孩子产生兴趣的正确方法,从而使教授课堂和生活中其他部分紧密连接,使孩子们看出教导的目的和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限度是绝对无法预测的。假如一个孩子知道他智商很低,他可能觉得全无希望,成功已与他无缘。在教育过程中,应设法增加他的勇气和信心,并帮他消除由于他对生活的解释而为自己的能力定下的各种限制。老师可以看到孩子的许多层面,孩子造成的错误是会持续下去,还是会被纠正过来,完全是像在教师手上。
我们的学校班级也是一个小的群体,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每个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对于自己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心理预期。马云在新浪微博上的名字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他在今年七月份举办了乡村校长论坛,意在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在讲话中提到自己以前的成绩也不怎么好,还比较淘,现在招聘入职人员也会想要成绩中等的而不是最好的学生。
对于我们在一线的教师,马云也提到要做的是教育,可现实是许多只做到了教而没做到育,没有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成绩的过度关注导致学生的不协调发展,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当我们说应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想想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兴趣需要培养。
每个学生都想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的舞台,这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在各个学科,生活的各个方面,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从自卑走向超越,才能走好他们以后的人生。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3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抗拒的。一开始就谈及人生的意义是奉献与合作,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鸡汤文的翻版,又是在教好人变好。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自卑而不是超越,毕竟长久以来我一直因为各种事情而自卑。翻到前面的目录,关于自卑的只有第三章,而全文一共有十二章。于是找了下英文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大意应该是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所以这本书核心理念是自卑,但是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
全书阐明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人际和婚姻。强调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完成这三大任务。认为每个人都存在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在相互比较的环境中,无法绝对满意。其实我觉得这些情结不单单都是自卑,还有怯懦,恐慌和懒惰等。要克服这种自卑感,就得后期与人合作。接下来几章节都是具体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早期记忆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梦境照应着现实,家庭中父母亲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对人格形成影响重大,特别是母亲。阿德勒提到母亲的责任:获取孩子的感情,兴趣和合作,这一点倒是很赞同。在学校中,老师的作用等同于母亲,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人生活环境,找寻他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以成绩为重点,而应该纠正错误的'价值观。说的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接下来讲到青春期和犯罪,每一个罪犯都有他个人原因,从早期生活,家庭影响,学校教育,性教育各方面都能找出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不会和别人合作,或者是追求优越感的同时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最后讨论到个人工作,婚姻的问题。工作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性活动,从小就可以看出来端倪。爱情和婚姻表现在双方心心相印,身体吸引和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之中,在此基础上协调好双方友谊和工作的问题之后,两人可步入婚姻。在平等互待不追求个人私利的前提之下,生儿育女。
职业,人际和婚姻这三个任务对我来说太难了。所学的专业可以做什么?我能用所学的知识做什么?想到这我应该首先要有一份工作吧,我的工作决定了我的人际,工作收入决定我的婚姻,决定过于绝对,应该是影响。那么我能找到工作吗?当然是可以,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说不准。这时我想到我的小学同学,他做了八年的理发师,他买了房子跟车子,快要结婚了。这样看我挺自卑的,没工作,没朋友,没老婆。所以我们想看懂这本书,首先要理解作者说的自卑。本书里阿德勒的自卑完全不同于我们普遍认为的那种自卑。我们所说的自卑其实是“自卑感”,是一种情绪。阿德勒的自卑是和补偿一起出现的,而补偿是被他视作推动我们人格前进成长的根本性动力,他也把补偿说成是“追求卓越”。阿德勒的自卑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那样,是一种任何人都有的内心根源性的驱动力,几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他在书中着重讨论了残障儿童,宠溺儿童和被忽视儿童,尤其是对宠溺儿童着墨极多,可能正是因为在这三种儿童身上自卑感表现得最突出。如果你一定要简单的理解,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自卑),“正是因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补偿)这个应该就是中文译名《自卑与超越》的原因吧。
文中奉献与合作的意义,跟我们所理解也不一样。我们认为的奉献在前面要加两个字“无私”,也就是要忽略个人因素不受任何约束的纯道德。趋利避害是动物本能,但是社会给人加上了道德的枷锁。所以我们不愿意谈及奉献,总觉得没什么回报。但是阿德勒的“奉献”并不是这样。阿德勒的奉献自始至终都是和“合作”联系起来的。他的“奉献”实际上是指“社会兴趣”,可以理解成和社会的合作能力,融入社会的积极性,以及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等。阿德勒的“奉献合作”甚至还包含了西方的“契约”精神在里面。在婚姻的那一章,他反复强调婚姻双方彼此“平等”的重要性,并且直接把打破平等的行为视作“缺乏奉献合作能力”,这也是鸡汤里奉献概念完全没有的一点。可以这样认为是一种投资,有赢有亏。
我们往往会选择两种方式来面对内心的自卑。一种是营造内心的优越感:比如我只要不去努力,就不会暴露自己的能力不足。一种是追求外在的优越感,比如我必须要比别人努力和成功,才可以掩盖自己。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4
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提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既与他人的关系)和性(既为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观点,本书编译极为欣赏,他在代序中写到: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学犹如浸入沙漠的一缕甘泉,让人重新体味到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金钱、物质和泛滥的私欲,它还有更广阔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园地。阿德勒在书中认为“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他认为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
如果敢于正视自卑,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达到新的境界后,又会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一过程永无止境。由此,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的动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这一观点与弗洛依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还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实现生活目标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维、情感、行动中处处体现着他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阿德勒治疗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过对病者生活风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种途径),帮助病者找出产生这种错误生活风格的根源,让他去正视、了解它,并让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选择,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5
第一次开豆瓣,第一写读书感受,以前也读书,但是从来没有写过读后感,以至于读完之后也就完了,没有过多的去思考。由于学的工科,也有好多年没有写过文章了,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退化的厉害。希望以后可以多读书,多写书评,多练习。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花了5天的时间读完,当然,读的也很粗糙,里面的好多东西理解的也不透彻。这本书讲人类个体心理学,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感觉是一本心理学的科普书,它讲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的意义、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的引导、职业问题、爱情与婚姻等方面。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作者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与合作,刚开始对于这个观点是不赞同的,也是有疑问的,然后抱着这个疑问继续读下去,发现确实不管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处处离不开合作,我们与同事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与父母的合作,与爱人的合作,以及在社会的中与陌生人的合作。而之前对于奉献的理解过于狭隘,奉献不仅仅是伟人为人民、为国家做的大事儿才叫贡献,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的如此优越的生存条件何尝不是一种贡献,而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又何尝不是一种贡献,我们对身边的环境的爱护更何尝不是一种贡献。
在书中作者讲述为什么我们会做这样或者那样的梦,是因为现实生活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这个观点我还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还有家庭、学校对于每个小孩成长的影响,这对于以后的育儿还是有一些帮助的,但是不可照搬,有些观点还是不能认同,可能这本书也比较久远了,里面的一些观点比较老旧。学校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作为一个老师去理解学生的心理,可以更方便的去管理班级。
在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描述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婚姻是一种合作关系,没有地位之分,确实如此,在两个人的婚姻世界里应该是平等,互相尊重对方的。
总的来说,《自卑与超越》这个本讲的反而不是讲什么是自卑,怎样去克服自卑。而是一本讲述了生活的各方面,让我们知道,为什么人有时候会有这样或那样让人不理解的行为,讲的不是很深入(估计太深入我也会看不懂),对于我们以后为人父母,与人相处会有帮助,当然里面的一些观点我们还是要自己去深入思考。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6
刚刚读完这本书《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真的是用心去读了,把一些想法和感受在还没有忘记之前,写下来,这就和灵感一样,如果不及时记录,过后一定会忘,进入正题。
个体心理学发现,生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划归为三大类:职业问题、同伴问题、两性问题。这本书的所有讨论,也是基于这三大问题展开和讨论的。贯穿整本书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合作。童年早期生活的记忆尤为重要,之前在大学的课堂常常听老师们讲,童年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很多的成功人士,还有很多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们的童年。那个时候,只知道原来童年如此重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童年早期生活的记忆尤为重要,能表明个体对生活的独特解读已经存续了多久,并提供他最早确定生活态度时的.背景。所有记忆中最早的记忆,地位非常重要,原因有二:第一,他包含一个人对自己在世界中的基本定位,这是他第一次总结所看到的世界,第一次用某个模糊或是清晰的东西来象征自己和约束自己。第二,这是他精神成长的起点,是他为自己谱写的自传的开篇。所以,我们常能在这里找到根源,他感觉自己哪方面有不足或是缺陷,他认为理想中的有力量、安全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以及两者之间的落差。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他认为的原初记忆是否真是最早的记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是因为他们被当作了什么,以及他们的解读对现在和未来生活产生了或者会产生何种影响。早期记忆有特殊的意义。首先,他们提供了生活风格的起源和最直白的表现形式。正是因为这个事实,早期记忆才对职业指导具有极大的价值。至于记忆是否准确,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个体做出了什么判断:“我从小就是这样的人”或“我从小就知道世界是这样的”。从而揭示其生命的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只要发现并理解了一个人赋予生命的意义,我们就找到了打开这个人整个人格的钥匙。最重要的是培养和鼓励儿童参与合作,让他们在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和儿童对抗一般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的他人之间的合作就是父母的互动,如果家长都无法良性合作,那孩子怎么能学会?而且,儿童会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最初的婚姻观念和两性合作观念。父亲的义务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妻子、孩子、所有人的好朋友。他必须正确处理生命的三大问题(职业、友谊、爱情),与妻子平等合作,照顾和保护家庭。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大,所以很多孩子一生都把父亲当作偶像或是最大的敌人。惩罚,尤其是体罚,一定对孩子有害。父母必须一起努力商量下一代教育方面的一切问题。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7
自卑是什么,作者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生活意义”各不相同。但是,思考生活的意义,不能忽略三个基本事实:
(1)人类生活在资源贫瘠、物少人多、竞争激烈的地球上;
(2)个人很脆弱,受到种种限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
(3)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事物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物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即使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最简单的事物,人类在接触它们的时候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它们的。
如何超越自卑?作者是从教育者和治疗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作者否定了遗传或者性压抑决定性格的观念,认为自卑是有希望被纠正的。作者认为人们需要判断哪些行为其实是自卑的`表现,患者的潜在愿望是什么,患者的哪些早期经验造成了现在的错误反应模式,然后向患者指出错误所在,鼓励其建立正确的反馈模式——即作者通篇强调的“合作”,以达到一种利人利己的普世价值。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吧!我认为人类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改变,提高自己。
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篇8
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对于自卑,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当一个遇到问题,如果他没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坚信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此时出现的便是典型的自卑情结。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哭泣、推诿责任都有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自卑感的心理逃避。没有人愿意永远活在自卑的情绪当中,当人们疲于利用正确的方法去消除自卑带给他的压力的时候,他就会采取一些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补偿自己,从而获取虚拟的优越感,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接受父母的管束,公然对其进行反抗,从而获取自由的优越感;犯罪分子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他们逃避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捷径——犯罪解决困难,甚至以作案之后没被抓到为荣,以为自己就是英雄;脾气暴躁的人缺少处理事情的耐心,其本质上是自己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认为自己不行,从而利用暴躁的脾气掩饰自己的自卑感。总体来说,错误的处理方式好似海市蜃楼,它并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它只会无限的温养我们的自卑感,从而是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自卑的来源。为了更好的解决自卑情结给我们带来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卑情结的来源。
早期记忆的影响。阿德勒认为儿童在5岁左右便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风格,这足以证明早期记忆对其人生的重要性。记忆并不是偶然存在的东西,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记忆只会存储那些他认为对他有用的东西。但必须强调一点,经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本次经历的看法,而早期记忆便是我们人生观的雏形,后期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是建立在最初的记忆之上的。
梦的影响。梦境与人清醒时的生活并不对立,相反梦中追求的目标和现实生活都具有统一性,梦是人生态度的产物,是强化生活风格的方式。人只有在没有紧张感的压迫时,睡眠才会真正的放松,梦境是对睡眠质量的干扰,当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现实的压力就会潜入我们的睡眠,我们就会做相关的梦。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在梦中没有现实问题的紧迫感,我们可以不利用常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违背常识提供理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正确性。例如当一个人总想象着一夜暴富,但他又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财富,他脑中可能会迸现出赌博的念头,而梦中富有的画面激起了其行动的欲望,从而战胜了现实生活中的理智,最后成了赌徒。
家庭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对不同出生顺序孩子的.关注度会对后期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母亲是孩子第一个关注的‘别人’,母亲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当母亲和孩子关系变得稳定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将这种关系引导到父亲身上,而父亲不能将自己是做当做家庭的权威,而只需将自己视作家庭的成员,只有和睦的夫妻关系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而孩子不同的出生顺序导致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关注度的竞争关系也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需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的影响。学校对于儿童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生活考验,本次考验会毫不留情的暴露其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环境,教师需要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纽带,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用正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长项。我们必须清楚,对于所谓的‘另类的孩子’,打骂、批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教师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价值,而不是从问题少年组织中获取成就感。另外学校也不应该以iq测试以及遗传因素来对学生的成长下定论,这样只会给孩子更多的负面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
如何实现超越。阿德勒主张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在于与他人合作。拒绝合作的人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通过合作能得到帮助,他们关心的是‘我有哪些好处’,如何逃避责任,从而获得自己的满足,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任何价值体现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问题可归为三类:职业、社会与两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体会到被他人需要,被需要才能使人获得成就感,有成就感的人是很难自卑的。
自卑感并不可怕,它是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原动力,自卑感并不会决定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面对自卑感的态度却可以决定我们迈出的下一步的方向。正确的认识自卑,学会合作,我们才能从自卑走向超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