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教案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资源的准备情况,需在教案中列出所需的材料,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数学12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数学12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练习以米为单位的路程相加,认识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复习组合问题。
2、在问题解决中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有序地设计出所有的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
地图练习纸、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导入
2、播放视频
(二)探究新知
任务卡1:说出从雷峰塔出发到博物馆,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1、出示任务卡
1)找出数学信息
2)学生绘图
3)交流反馈
2、探讨方案
1)学生讨论
2)交流反馈
3)方案的比较
4)讨论更简便的方法
板书:3×2。
板书:2+2+2
5)延伸:再添上一条d路线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任务卡2:请你搭乘出租车,快速到达博物馆,取得宝箱钥匙。车费共11元。
1.起步价够不够
1)出示出租车
2)找出数学信息
3)集体讨论
4)师示范解答a1(板书)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这种方案坐出租车起步价不够。
5)学生分组完成1条路线
6)交流反馈
7)小结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思维延伸
出示任务卡3:
1、请你设计一条最佳路线。
2、计算出租车费,越便宜越好。
3、两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运!
1、同桌合作
2、集体交流
认识数学12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平面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明确: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
分成几组?(3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
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随堂练习.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有( )个面
都是( )形
相对的面( )
有( )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 )
有( )个
顶点
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五、布置作业.
1.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立体图形
长方体
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数学12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认识数学12教案篇4
活动内容:找梯形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形状特征
2.能从多种图形中辩认出梯形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梯形的形状特征
活动难点:能从多种图形中辩认出梯形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幅,各种图形卡片若干,教室地面布置图形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梯形
(1).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故事:雨后的春天真美丽,小兔子出来玩了,可是它吓得跑回家了。原来下过雨的草地上有很多的泥坑。请小朋友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的泥坑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梯形
(3).梯形的定义:梯形有两条平行的边和两条不平行的边
2.通过操作,认识梯形的形状特征
草地上有这么多的泥坑,小兔子不敢出来玩,那我们们帮它把泥坑盖好吧.
(1)请幼儿上来操作,将图形卡片对应
(2).请幼儿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像梯形
3.游戏活动,巩固对梯形的认识
刚盖好的盖子小兔子担心会摇晃不敢踩,那请中一班的小朋友帮它踩踩紧吧!
音乐游戏:跳一跳,幼儿全体起立与教师一起跳舞并根据教师的口令跳到对应的图形中.
[反思]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及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梯形的概念是较抽象的',幼儿要了解它的特点,就要借助于操作,对比,观察等方法来理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通过比较法、游戏法让幼儿找出梯形。活动开始,通过故事的口吻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方法在多种图形中找出梯形。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通过操作,引导其说出生活中玩过的和见过的与梯形相似的东西,在活动中加深对梯形的认识。通过幼儿实际操作,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梯形的概念,让幼儿切实感到生活里处处有数学。通过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过程,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最佳学效果,让幼儿更好理解梯形的概念。
当然,在这节课设计上,我也有不足之处,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时间偏短,特别是未充分利用做游戏的过程,让幼儿在游戏氛围中学习,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勤动手爱探索的良好品质,让小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
认识数学12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纸盒若干。
2、糖果、扑克牌等若干,0~5带粘贴数字卡片。
3、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师幼问好,手指游戏"打枪"二、了解吗"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幅有趣的图片。
(ppt第3、4页)听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树上愉快的唱着歌儿。忽然,"嘣"的一声,猎人开枪。小鸟都飞走了。
(1)树上有几只小鸟在唱歌?用数字几表示?
(2)树上没有小鸟用数字几表示呀?
2、ppt第5、6页。
(1)水果篮里有什么水果?一共几个呢?
(2)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呢?一个一个吃,直到吃完没有了。
(3)水果没吃的时候共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吃完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
教师小结:没有了,吃完了……我们用数字"0"表示。
三、游戏:猜一猜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盒子。
教师展示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盒子,里面分别装有3个棒棒糖,2张扑克牌和0个物品。
请小朋友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面是否有东西,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贴在盒子上。
请全班小朋友也照着样对桌面上的盒子也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提问部分小朋友。
教师小结:盒子里有3个棒棒糖我们用数字3表示,2张扑克牌我们用2表示,盒子里没有东西我们用数字0表示。
四、说说"0"的形状像什么?(ppt第8、9、10页)数字宝宝"0"像什么呢?引导幼儿说说像:鸡蛋、橄榄球、像椭圆形、像眼睛片......
五、"0"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1、"0"可以表示起点。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一把直尺)在直尺上找找"0"在哪个位置?(直尺的.左端)0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是1)0在这里起的是起点的作用。
2、"0"可以表示界限播放课件:温度计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冰和水可以同时存在,并且这个时候水不会变成冰,冰不会变成水。
当温度上升高于0摄氏度时,冰会融化成水,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还会升华成水蒸气。
当温度下降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
0在这里起的是"界限"的作用数字宝宝"0"随处可见,比如:手机、电话机、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等。在不同地方存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结束: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0","0"宝宝还有许多本领呢,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教学反思
认识“0”是大班幼儿所需掌握的数学内容,这次活动我首先通过游戏引出“0”,然后通过引导幼儿感知“0”的实际意义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最后通过操作“0”等活动环节,让幼儿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主动状态。活动结束,我认真总结了活动过程的成功与不足。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要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活动开始,我首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发现“0”就是表示设有,并在在幼儿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的认识,让幼儿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幼儿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发现幼儿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幼儿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孩子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也许学生就会有了“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活动中,我还会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发现、探究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引导幼儿发现“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时,我通过讲述《有趣的0》的故事,让幼儿发现“0”虽然表示没有,但在和数字组合成另一个数字时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后通过操作“0”的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0”站在数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数字变大。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操作活动十分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以来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动最后一环节中是让孩子们操作“0”,在“0”的帮助下让数字变大,孩子们操作的比较好,但在教师最后讲评中,教师只找出变得最大的数字并表扬了这些孩子,其他孩子变的数字就没有讲评,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数字的前面,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应该怎样向孩子们解释呢?我就这样结束了整个活动,整个活动就好像缺少点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释的过程。数学中的概念首先老师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则就会误导了孩子。还有在情境游戏中自己没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这一些环节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
认识数学12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感知形状的主要特征。
2、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标记,并学习按照图形标记制作相应的形状。
3、能注意操作过程中的书面整洁,乐意边操作边讲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教学难点:按照图形标记制作相应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饼干(均未拆封)若干。
2、三只毛绒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胸口有一个形状标记。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片。
4、幼儿用书(p1011)人手一册5、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印章(或小图片),颜料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饼干的形状,了解形状的主要特征。
1、出示饼干,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它有哪些形状?你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2、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折叠图形,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呢感,使幼儿知道:圆形是圆圆的,没有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个一样的角,一样长的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二、认识形状标记,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三只小动物也想吃饼干,你知道它想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2、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身上的形状标记,推测每个小动物喜欢吃的饼干形状。
3、请幼儿给小动物送饼干,鼓励幼儿边送边讲述:“小动物,送给你xx形状的饼干。”
三、操作活动:制作饼干。
1、引导幼儿打开并阅读幼儿用书,理解操作要求后,取出印章,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身上的`形状标记,在小动物的旁边印制出相应形状的饼干送给小动物,提醒幼儿在指定的地方印图形,注意保持书面整洁,鼓励幼儿边印饼干边说:“xx给你xx形状的饼干。”
2、观察幼儿用书上面各种形状的彩色饼干,启发幼儿小动物划线给彩色饼干找家。
四、交流评价活动。
1、师幼共同检查小动物面前盘子里的饼干是否正确。
2、表扬操作正确的幼儿,以及边做边讲述的幼儿。
认识数学12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
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10 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
……
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真正地落实能力教学】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
(考查知识点:对千米的认识;能力要求:掌握并运用千米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要知道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需要多长时间,首先要确定出行方式,然后确定这种出行方式的运动速度。
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用2313÷4,大约用580小时。
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用2313÷80,大约用30小时。
教材习题
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略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1000米
教学反思
1、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虑到学生对学校附近比较熟悉,所以教师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幼儿园大约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从而比较自然地认识“千米”。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1千米或几千米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