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写作材料 >汇报材料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6篇

我们在进行调查报告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梳理好自己的思绪,在调查报告中涉及到的数据,一定要保持它的数据真实准确,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篇1

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以xx大学为例

院系: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一.调查地点——xx大学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6月10日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目的和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面考虑。下面我们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探寻一下大学生传统文化丢失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六.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在平日生活中与传文化的接触程度,对传统文化现状所持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趋势的见解等问题。

七.调查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第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中国文化”60%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36%认为“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第二题“你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有共有62%的同学看好传统文化未来前景,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的地位。而在稍后的有关传统节日,四大名著以及四书五经的问题,各有56%,46%,56%的同学给予其较高评价,因此即使在今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持肯定态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的认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实际情况却更加感性,例如在问题“你会听一些民族音乐或者戏曲吗?”只有22%同学回答“很喜欢,听得很多。”另外在问题“对中国四大名著的阅读情况如何?”40%的人回答“基本没看过”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虽然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但是兴趣并不高,即使知道四大名著博大精深我们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而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大家平日里看韩剧看动漫看电影,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古今历史的时间已寥寥无几。 因此,我认为,“接触机会不足,热爱精神不够”,这是传统文化失宠的一大原因,也是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弥补的地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首先我们问到“你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如何?”选择了解很深的只有8%,绝大多数选择有些了解。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很多不足。随后的问题“你对下列那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是有些了解”同学们的选择不一,但56%的同学都选择“ 古典诗词赋或小说 ”,这肯能是由于中小学学科教材中古典诗词赋或小说占很大的比重。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四个关于具体文化知识的问题,以期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传统绘画的,当被问及“与其他绘画相比,你怎样看待我们的国画”,有4%的大学生回答可以较为专业的评价,22%只能感受其中的美,但不能进行较专业的点评,46%只能体会到部分书画的美,不少作品还是看不懂,28%完全没有鉴赏能力。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当被问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 家、佛家、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你了解吗?6%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24%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的描述,52%有其中一、两家不太清楚,18%基本不知道。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书法的,当问及“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12%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对中国书法史也有些了解,22%可以区分,40%勉强可以 ,26% 不能区分。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传统节日的,问题“你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吗?”16%几乎所有节日都知道,38%了解大部分节日,30%只了解常见节日 ,16%了解的很少。

八.意见与建议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位教师所能单独完成的,而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所起的作用最大,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体系。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教”作用。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终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在思想上重视、在经费上落实、在行动上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开展起来并持续下去,如近期政府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其次,大众媒体是宣传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体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应该将公共性和公益性摆在首位,着眼大局,放眼未来,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局限,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化的责任。再次,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为青少年开放相关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篇2

调查主要从学生对人文素养这个概念的印象、学生对人文素养在个人和社会意义上的认同度、学生在与人文素养有关的方面的实际投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学生对现行人文素养教育机制的看法等几个角度设置问题。

问卷中设置了年级、性别、专业类型的选项。

这次活动在本校内发放调查表共五百份,收回四百四十五份,数据统计中对年级(大学本科四个年级)、性别、专业类型(文科、理科)做了区分。为了方便比较和参考,还基于上述三个选项对多个代表性的问题分别制作了柱形图和饼形图。

对问题角度分类的结果显示: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己一般甚至比较了解人文素养的含义,也普遍对当代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水平的评价表示认可。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个人是有意义的,例如会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帮助、有助于自己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同学们也一致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同学们倾向于觉得理想中的大学生涯除专业知识外还应该积累其他方面的人文知识,比如:经济管理、艺术欣赏、时事政治、文史经典等。

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一样重要,都要重视;其余的同学倾向于认为专业知识更重要。其中较多的同学认为人文素养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很小,企业对人文素养的要求不会太高。

大部分同学在图书馆中除了专业书也会浏览其他方面的书籍;在上网方面,大家有目的地查找资料、无目的地浏览网页、选择娱乐游戏或者其他的情况都有,其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男生选择了娱乐游戏。

文理科均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每天都看新闻。

对于世界名著的看法,更多的文科生表示有兴趣而一些理科生认为名著的阅读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

对于现行人文素质教育机制,较多的同学认为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是有必要的,仍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也有一些人认为对社会学科的同学有开设的必要,理工科就没有必要了。

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是导致人文内涵流失的原因,认为有必要增设人文课程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有必要改变教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上述情形做合理性的分析:

数据分组比较过程中发现,在大部分问题的比较中,无论年纪,性别还是专业类型之间数据分布都并未纯在明显差异。

个别问题上的一些差异也符合这两种情况下的解释:男女生性格差异的影响(游戏),或者文科学生对文艺作品更有兴趣(名著的意义)。

然而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组的数据分布差异并不明显,针对大学生步入大学的成长的想象中大学四年里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不断加深的预期完全没有出现。

比较结果显示,同学们印象里普遍对人文素养方方面面表示肯定,却在日常生活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关注表现很随意,甚至有部分人对一些具体的可以培养人文素养的内容的看法是没有必要,没有意义。这里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从这种结果分布的交集看,相当一部分人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可能只是以为是人文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是相当模糊的。而且这种情况在文理生之间的分布差别并不大。

对现行教育机制的看法是一种较深入的感触的可能性就小很多,更可能是一种偏向直接的感觉。或者是对一些社会上流行思想没有考虑的直接认可接受。

还有这样一个情况:虽然较多的同学认为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是有必要的,但是在高校中思政课的情况明显表现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轻视,甚至以一种轻率的态度,附庸一些其他的论调,比如是意识形态的宣扬,不置其论调的可否,学生并没有对其内容从更深刻层次的角度,做出较严肃的思考和判断。

如果可以给这种思路以肯定,综合上述数据分析,此次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数据反映了这样的现状: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有一种令人向往的印象,想到这个问题时会有精神思想认识变全面、变充实的渴望,即富有人文素养,使内心得到人文关怀。

然而有为数不少的人,对这种人文内涵认识模糊,有的可能以为只是丰富人文知识的问题,有的会觉得普通人不会理解那些伟大的思想作品,而有的却认为思想在当今这种经济社会既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文素养可以在生活的思考感受中积淀的,也不了解人文素养怎样影响生活和生活中的各种价值。

而且,受人文基础教育较多的文科生和受人文基础教育较少的理科生中均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文教育也没有发挥出足够的影响。现状中还是较缺乏由于人文的自觉而产生的对生活和社会认真的态度。

但是,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进行,社会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大多数同学们还是有不错的思维背景和水平,比较有独立思考意识,对人生道路持负责的态度,也倾向于在思想上有一定探索和尝试,只是有时表现于对事情表面的直接认识,对其后的原因、意义、背景等情况考虑不周或者还没有形成一种意识。

故至少有许多大学生在思维立场上与真正拥有人文素养之间存在一些隔膜,把人文素养当做人文知识的意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从人文著作中受陶冶,使他们对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没有准备,并在其间表现出迷茫,也常有无目的的空虚。

基于他们对于社会的一部分认识,感到未来的压力,使之从更现实、更直接的角度考虑未来,且由于精力有限,作出妥协,对经典人文知识更疏远。而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实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空余时间的。

而且他们就这样直接遭受社会上各种各样不同立场的思想观点,甚至许许多多更直白的社会现象的冲击,更加默认了许多当前社会的不良现象,有容易受煽动与漠不关心两种潜在的特点,出现不满情绪很多却又没有行动上的强烈表示的情况。

他们由于知识学习以及社会倡导产生的个人意识,因为人文素养的缺乏,在现在注重对个人感官意识快感影响的传媒系统的环境下,甚至轻信别人某种探索性的生命价值观,容易产生更多不周全的想法甚至冲动,且这种影响在他们心目中以一种极理性的形象展现。其中某些立场助长懒惰,甚至成为许多学生不作为甚至堕落的借口。

上述为从学生角度所作的现状判断和分析

围绕着当代大学生的现状,有许多方面的思考。现今相当多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当代大学生会有直接关系。大学生群体内出现的问题有各种原因,然而基础的也是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人文素养。除了体制,人文素养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好方式的重要支撑。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只会造成对恶性循环的助长。人口的人文素养提高对整个国家的许多方面带来好的影响,甚至在大家意识不到的方面,带来跨越式的进步。

尽早解决问题,共享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富强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就人文素养问题,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各方面也是做了诸多的强调和努力,大多都把重点围绕在学生对经典人文书籍的阅读,和科学创造思维养成。也许见效也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耐心,不能盲目悲观。不过,就这个问题,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现在社会各界都认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是紧迫且很重要的事情。学校设置的思政方面的必修课程,图书馆内排放着浩如烟海的人文专著、期刊杂志,不时也有面向文学爱好者的读书写作比赛等活动,许多讲座、报告会、选修课上也常有人文素养的建议和熏陶。传媒和网络上的各种人士的推荐更是铺天盖地,培养人文素养的理念深入人心。甚至还有增加全部学生人文知识的必修课程的建议。

考虑学生从中所受到的影响,几乎上诉所有的举措更倾向于鼓励促进学生对人文类书籍的阅读,增进人文知识的积累,期盼着自觉产生人文素养。不少经典人文类书籍中确实蕴含大量人文素养的内容和精神,然而让人直接靠阅读来消化吸收,对需要学会培养人文素养的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这就像想要服用一方苦口良药,尚缺乏药引。

人文素养不限头脑意识里对什么的了解,对什么的景仰,对什么的感受,对什么的积累以及等等。它源自心灵,首先面对认知的本体,个人的自身。基于对自我生命的爱和肯定,以及尊重别人也是对自我的尊重的认识。个人认识建立在支持这种信仰的批判精神之上,不容质疑,更不允许什么时候可以忽略。这种意识关注到生命和生活每一个角落,一些不自觉的行为首先遭受自己心灵最严厉的审判,要求自己无法面对和接受自我价值的堕落。这样就使人在成长过程中更靠近人类一切美好甚至伟大的情感和品质,同时也更加敏锐且理性地思考和判断。一切对生活、社会、人文知识的认识和思考在这种基础上,才能进入人的认知本体,转化为一种人文素养的积淀和成长,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中,让自己对这种信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坚定有力量。

即使没有这样的认识,诚然人们也常常会受许多事物的感染,然而那只是某些环境刺激下剧烈的情感的流露,不是一种稳恒的素养;也许给人感触和影响都很深,也更容易带更大的片面性。这种深刻的人文素养体现在故事和文字中,如果阅读中没有这种意识,很难真正有所收获,反倒在直面他们的时候,对这种陌生不知所措的接受,产生枯燥和厌恶感。所以人们常常在仰望人文素养这个名词的时候,同时在潜意识里对它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学生倒是更容易被许多离生活表面现象很近又仿佛更深刻的的文字影响而出现不冷静的想法。

尤其是面对着这个看起来似乎全面爆发前所未有的充斥着多元色彩同时又暗藏颠覆性危机的时代,极易让人眼花缭乱之后,顿感空虚迷茫,难以接受的感觉里,只好认可现实。我们所接触到的环境、感受到的风气、听闻的传言,尤其在传媒极尽声势的渲染后,时常在某个角落给人巨大的压抑,是最影响人的心灵。而生活之中又是充满了娱乐表象考虑周全的诱惑,都是加助问题产生恶性循环的。这里又是许多年轻、敏感、叛逆尤其又学习了一定知识的学生容易失陷自我的地方。在他们的内心里,也许从来都是单薄无备的一个人面对着时代的各种激烈感情的冲洗,我们无法永远掩饰这种糟糕的困境,每个精神上孤独的个人在整个社会就是最庞大的群体,让人更加丧失质疑的信心而妥协,循环往复。它在愈演愈烈,人最好是有自己对它的抵御。

这样的情况下,现行的措施就仿佛成了一种概念的喧嚣,或者让人在想象里舔舐自己,难以真正奏效。然而它们应该是继续存在的,不过有必要努力探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人文素养的内涵引导贯彻得更直接,从教育之初就开始,带给人们的生活以自我的觉醒,鼓励坚持全面的人文视角的树立,才可以让他在生活和书籍里不断积累成熟,真正面对着遍布挑战的世界。

当代相当多的文化艺术特立独行,它的根源来得越敏锐,却越让人担心这是人机械化、迟钝化、退化、分裂化的表现,自己塑造的精神,更像是被压抑到崩溃边缘对异化的想象。现代社会几乎是毫无体验地直接接受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无比艰难的进步成果,又毫无经验地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险复杂的巨大挑战。

培养每个人的人文素养似乎是良药。它从审视、反思、自我批判开始,从精神很高的高度,给人以对事物丰富的情感感受能力,又不断用挑战来锻炼人们理性思考。使人更具有人性,更敏锐,也更能体会到一种终极关怀。在这方面正确的大的投入,在多个方面是有大收益的。例如:它会对腐败和人情社会形成极大的遏制;充分让人理解并发挥民主的精神;影响人们的选择即主要顾客的的需求从而促进各行业即全社会的积极健康的发展;内心丰富敏锐的感觉和理智十分有助于人们抵抗挫折,争强意志力;同时它们也是真正思想和个性的根源,使人富有创造力。

所以,这个时代的特征宣告除了科技,这同样是人文素养的时代,这种角度才是真正对实际社会生活层面的思考,也真正具有伟大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是这种方式有让人陷入想象世界,生活表现懦弱的危险。故应该在强调实践的基础之上继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而不是单纯重视什么样论调。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篇3

传统文化传承及流失的调查报告

圣诞将至无论是商业街还是校园社区写字楼都弥漫着深深的节日气息,商家打着节日的旗号进行促销,情侣们借助洋节日巩固感情......洋节日正在慢慢侵蚀传统节日的领地,传统节日正在逐渐被我们遗忘,节日被我们过的成了四不像,中秋节成了“月饼节",元宵节真正的成为了“汤圆节”洋节正在上位大有确立自己正统地位之势。

一、调查目的面对洋节的愈演愈烈,传统文化节节败退之势,借助此次调查希望能更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及流失的现状,加深认识,挽救传统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上网调查、查阅资料

三、调查内容

资料一:《新华网》报道:重庆渝中区临江门巧巧解放碑幼儿园,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指导中心的王老师给幼儿讲解经典文化课。上课前,王老师拿出一幅彩绘孔子肖像悬于黑板上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孩子们好奇地盯着画像,犹豫了一下,然后30多人同时脆生生地回答:“圣诞老人。”《南国都市报》报道:记者在海师附中、海口九中几所中学采访38名初中学生,调查题目有: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知道圣诞节是为何而设吗?知道端午节、重阳节是为纪念谁吗?31名受访学生回答: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和圣诞节,理由是:过春节可收到红包,过圣诞节又好玩又有人请客吃洋快餐。初中生们大都喜欢过圣诞节,多数学生不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屈而立,没有人知道重阳节是为纪念谁而设。相反,教师节,没有人会挂出孔子像;端午节,没有人会挂上屈原像;重阳节,没有几个家庭,会认真把节日的来历,结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美德

传统好好地传授给孩子们。恰恰是许多传统纪念日,往往流行于只做形式,不讲实效,象学雷锋,3月5日来了,3月6日走了。

资料二: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字的颠覆 上世纪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商业文化不追求永恒、不负传承,只要谋利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缺乏法律保护和人才培养 当前教育种种弊端导致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

资料三: 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

1.您以前了解多少的传统文化?

a精通 b较多 c一般 d很少 e几乎不了解

2.您从什么渠道来了解传统文化?

a电视 b网络 c其他书刊 d学校教材e老师及长辈 f朋友 g其他

3.您对下列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

a手工艺(包括刺绣等湖南特色手工艺品)b饮食文化(包括湖南各种特色菜系)

c文学(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d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成就)

5.您的家人对您了解或学习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a非常支持 b不制止,中立 c反对

5.您支持发起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的运动吗?

a支持并且愿意参与 b支持但不愿参与 c无所谓 d不是很赞同 e极力反对

6.您认为有什么因素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a近代西方的文化侵略 b文化大革命 c民间流传的局限性 d国家保护措施的不足 e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

10.您对传统文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形式怎么看?

a无所谓 b应该对最重要的进行保存c尽可能的保存

d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e其他

11.您认为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a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b在学校等基层教育机构中开展教育

c成立一些组织对其进行保护 d由国家处理并采取措施 e民间流传即可

12、您对保护传统文化是什么态度?

a非常支持,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非常急迫b应该保护但还不是时候c没必要,让社会竞争去淘汰那些落伍的文化。d无所谓,不怎么关心。

13、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步流失?

a时代的进步,被时尚的新事物替代了b外来文化的侵蚀、渗透,国人逐步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c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媒体过多的宣传了一些商业性浓的娱乐文化和外来文化。d不知道,不在意

14、您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什么看法?

a赞成,能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促进进步,带来商机。b反对,通过不断渗透,来影响国人,商业目的很浓。c中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d不了解,没什么看法

15、您对保护传统文化有何建议和看法

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3份。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家长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持中立态度,大部分同学希望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同时也对外来文化充满好奇并热衷于过有意义的洋节日。大部分同学希望通过革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增加内涵加大宣传来促进其传承发展。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形势严峻,但土壤深厚。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社会应形成保护传统文化风尚,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关部门应牵头或支持民俗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篇4

xx集团创办于1987年,从12名员工、30万元资产白手起家,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4万余名,年服装产量达200万套,中高档面料产量1600万米,xx年完成销售近5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1.2亿美元,利税超亿元。目前,xx确立了用3-5年时间打造世界最大男装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至2005年,xx力争实现销售100亿元,资产50亿元,创利税5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创汇5亿美元。

有人不禁要问,14年间,xx是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如此辉煌成就的?究其个中原由,xx人可以自豪的告诉你:是xx文化,是不断否定自己,永远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一、xx文化的内涵

xx文化其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字:唯美、家园。

1、唯美

“做企业就是做文化,做产品就是做艺术品”!这是xx集团总裁周建平的口头禅,同时他还认为,“人要穿衣服是永远不变的事实,人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是永远要变的文化”。因此,xx人在加快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充实xx服饰的文化附加值、含金量。他们在提高全体员工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的同时,大胆引入欧洲服饰文化,相继成为多个国际服饰名牌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并以新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将集团的“圣凯诺”打造成国际高档职业服品牌。同时,xx还凭借从羊毛加工到服装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零售业态″——xx之家西服自选营销模式。

xx人深知服装最需要创新,而创新是有基础的,那就是唯美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氛围。集团总裁周建平说,“服装是流动的艺术,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何不把流动的艺术流淌在凝固的音乐之中呢”?于是,雄伟的欧式高科技生产大楼、凯旋门、国际会展中心,占地1万平方米的凯诺广场等建筑在江阴新桥这江南小镇上应运而生,加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染、检测及服装智能生产线和从羊毛到服装的完整的产业流程,一条新的文化旅游链就此打造成功。xx园景,欧陆风情不仅深受员工的喜爱,它的卓尔不群,更使世人瞩目。香港凤凰卫视2001年底抛来绣球,与xx共建其在大陆的第一家工业影视见习基地。公司因势利导,成立旅行社,推出工业旅游,结果一炮打响。到2002年底,xx总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老挝xx、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总书记、乌拉圭议长等外国政要,也先后前来参观。谁能说,今天的旅游者不会成为明天的消费者呢?

“唯美”的理念深层是xx人永不放弃的速度文化和创新精神:未来的商战,不仅是大吃小,更多是快吃慢;当下的企业竞争,生产规模或成本固然重要,但是,创造性、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更宝贵的品质。

“平庸者跟着市场跑,精明者盯住市场空子跑,高明者领导市场潮流跑”。xx领头人周建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将企业的理念、精神和梦想,融进了万名员工普遍的认同和自觉的实践:

在xx生产车间,质量方针分外醒目:将不断创新的追求融入产品,用持续改进的成果献给顾客。

xx销售状元强永德的感慨是:我们有自己的服务理念,那就是比客户的期望值再高一点。单说职业服,统一识别是前提,个性化设计也很重要。我们力求使每一位穿着者都能感受到量体裁衣的舒适自信。

创新求变,需要资金、科技、人才诸方面的支撑,更需要一种危机意识的激励、超前意识的导引。2002年初,周建平总裁购买了1500多本《谁动了我的奶酪》发给每一位管理者,联系xx下一步的发展,公司的报纸、电视台专门组织讨论。xx人认为:市场不是责任田,谁播种,谁收割;市场是无边无际的高粱地,谁开发,谁收获。我们永远需要去引领新的市场,永远需要去寻找新的奶酪。

2、家园

海不择细流而成其大,有了海之大,方有澜之壮美。“家园”是xx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它是一种氛围,营造了劳动者心情解放的工作生态,拓展了年轻人施展才干的创业空间,它与xx人达观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这是一个年轻的群体。“老总”刚刚40出头,员工平均26岁。年轻人有生气,有活力,也有分外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节奏快,压力大,尤须有宽广的包容开放的胸襟,有高效的调适整合的能力。

在xx,你可以和员工一道感受“心情餐厅”的气氛,不同的餐厅,不同的装饰,你可以随心选择;走在“音乐车间”里,一首首轻松、美妙的“背景乐曲”飘洒在员工单调、紧张的操作之中;参观文化娱乐中心,工作之余的年轻人在图书室里消遣,在网吧里漫游。出乎意料,这里还有企业“文联”,文学、书画、摄影、音乐、体育5个协会,200多名文艺爱好者拥有了又一方温馨的天地……“工作着是快乐的.”。xx营造了一个强调人本的劳动环境,从江南田野上起步的乡土企业,成长为一个疾步融人世界的现代集团,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跃。要尽快实现这一跨跃,周建平推出了他的“移民文化”工程,敞开大门公平聘用,广纳外地人才,如今外来人员已占公司员工的70%左右。周建平的思路非常清楚,一方水土毕竟只能养一方人,唯有以真正开放的心态,建设兼收并蓄、多元融合的文化,才会使企业基因进化,素质优化,才能使企业有持续创新的源动力。

与不同岗位的xx员工接触、交谈,你都可以触摸到他们对公司涌自内心深处的一样真诚、强烈的认同、珍惜和自豪。这里有周建平的另一个理论:“双赢”,即“共同创业、共同发展”,企业需要的是市场、前景,个人需要的是舞台、空间,不双赢,就不会长久。

“帮你成功,促我发展”。xx集团实行全员培训,并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联手开办了mba班及各类大专班,凯诺科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于2002年4月隆重挂牌。有员工感叹:“说真的,这里的学习环境很好,有xx大学,有《xx人》报,有阅览室、图书馆,还给我们参加自考提供方便”。

二、xx文化的实现途径

企业文化到底如何才能深入人心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十个字:表率、制度、环境、阵地、活动。

1、表率

一个企业要办得好,关键是“三个一”:一个好领导、一个好产品、一套好办法。而一个好领导的根本标准就看他治企是否有道,是否能处处起到表率作用。无疑,xx是幸运的,因为它的领导人是周建平,他一手创办了xx,可以说,没有周建平就没有xx,他已成为xx员工学习的榜样,xx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他的人格力量对企业,对领导班子,对全体员工,对广大协作单位以及客户等,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制度

xx集团企业文化强调制度至上。

周建平认为“企业要长久保持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仅靠人治是不行的,必须建立起以结果导向为主的企业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价值分配的合理化,以激发员工价值最大化,使发展环境最优化”。

所谓结果导向就是设定可评量的目标,依设定的时间表提出阶段性的成果。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让xx务实而创新,无论在产业、工艺或服务上,都能为公司,为客户带来最大的收益。以量化的手法、务实地制订能实现进度和成果的指标。这样一来,每个员工就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己之力。

在2002年年度考核中,xx集团职业服销售公司的杨金平由于在过去一年中出色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被公司授予优秀经理称号,同时还奖励她一辆奥迪轿车。郑州分公司员工王晓伟、集团研发部员工张新龙,则由于在过去一年中业绩突出,分别获得东南亚免费旅游和3万元现金奖励。

3、环境

xx集团打造人才村,兴建了两幢人才楼,按三星级标准为外来人才布置了安乐窝;推出了xx高级白领人人拥有自备车计划,目前已经有100多名员工圆了自己的轿车梦。

“做大事业缺钱没关系,缺人才不行”!周建平坚决要把xx办成学习型、创新型企业。xx不惜重金与复旦、同济、南大联合开办了多届mba班,成立了中国服装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具有管理潜力的外来人才提供深造的机会,让能力超群的外来人才迅速地实现个人价值。在xx,员工既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有充分发挥潜能的擂台。

4、阵地

xx企业文化阵地建设,有着坚实的基础、多样的载体和鲜活的形式。xx人颇为得意的是他们的八个文化阵地:职工文化娱乐中心(包括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厂史展览馆、千人迪斯科舞厅、健身房等文化娱乐设施),《xx人》报,xx电视台,公司文联(系江苏省直属文联),管乐团,业余女子艺术团,企业文化研究会,xx大学。员工们在这里焕发了自己的青春,交融着自己的情感。

5、活动

xx集团把每年5月份定为xx健身月,把5月1日确定为健身日;把中秋节确定为xx团圆日;将11月份定为xx文化月,12月1日定为建厂纪念日。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宣传了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同时也造就和发现了一批批人才精英。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高层正确决策并团结每一个员工有力地去执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同化员工价值观,提升员工执行力,从而达到更好地凝聚他们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是生产力。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篇5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至今的国家。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韩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此次调查,正是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和了解。

调查时间:

20xx年4月15日至20xx年5月1日

调查对象:

云南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

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其中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学生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如:古诗、古词的区别,书法、国画的鉴赏能力等等;

(二)学生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

(三)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态度和看法

共回收问卷90份,其中网上参与问卷77人,回收实体问卷13份。此调查报告以这90份问卷为主要资料来源。

一、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

1.大学生宏观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比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肯定对这一问题有初步的、直观的、笼统的认识。因此,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考虑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大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以便使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现状看法、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个人偏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预期和传统文化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展开的。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总体上并不看好。

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图1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同学对传统文化发展现状持一般的态度,但却有四成认为传统文化发展状况比较差,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的确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以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来调查。

由图2可以看出,对这一问题持一般态度和很小态度的与图1中是基本相互对应的。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还有待提高。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掌握程度不太乐观。

从图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本校学生对传统文艺(包括书法、国画、传统武

术、民族乐器等)掌握程度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同学甚至没接触过。说明本校大学生对传统文艺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没有机会接触正式的培训。这也反映出当今大学与社会对大学生在传统文艺教育方面投入还不够。

(3)、本校大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和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我们以大学生对学习古代先哲思想的看法为例来调查。从图5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这说明古代先哲思想(如孔孟之道)

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这也反映出本校大学生能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与我们大力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是相符的。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示认同,认为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瑰宝,不应该被轻易遗忘。但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相差太大,古汉语更是难于理解,因此即使认同其重要性,却不愿意过多地学习。在“你对于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及古文的学习态

度”这一道题目当中,14%的人表示“不喜欢,也不怎么去学习”,69%的人表示“课本中的会去学习,课外不愿意自学”,只有17%的人表示“很喜欢,会主动学习”。

而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的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系列,在大学生当中却是备受欢迎。这个系列的游戏,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武侠、仙侠风,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背景,并以故事的形式充分表现道家的世界观。在娱乐的同时,也可接触许多传统文化。在玩过此类游戏的人当中,68%的人表示非常喜爱这类游戏,比之国外的一些格斗类游戏,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国产游戏让人觉得更有趣味,更充实。近年来,中国风音乐流传广泛,受到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中国风,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乐器通常为中国古典乐器,这样的音乐不仅能让人放松心情,更能让人从歌词当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古诗词所特有的意境。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86%的人表示喜欢中国风音乐,认为中国风音乐所体现的意境是许多流行音乐无法做到的。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1、关于四书五经。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要谈到四书五经。然而在调查中,竟有64%的人不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四书、五经。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竟不知道“四书五经”是九本典籍的统称,而以为那是一本书籍的书名。

2、关于传统艺术的认知。国画、书法、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都应该对其基础进行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6%的人不能准确地区分行书、隶书、楷书这三种十分常见的字体。在国画方面,83%的人只能大致体会到国画的美,但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鉴赏。8%的人表示对国画完全没有鉴赏能力。传统戏曲更是被年轻一代所冷落,大部分年轻人都认为传统戏曲这一表演方式与主流音乐相差甚远,难以接受,因此不会去进行欣赏,更谈不上去学习了。27%的人认为戏曲是过时的文化,知不知道都无所谓,其余的人则大多认为那是只有专业演员才需要学习的小众文化,非专业演员可以不必对其进行过多的了解。

3、关于古典诗词。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语文课本就有许多古诗词鉴赏课文。古诗词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句法灵活多样,但应遵循固定的词牌。这是古诗词学习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在调查中,只有7%的人可以清楚地说出诗和词的区别,82 %的人大概知道两者区别,其余的则完全不知道两者有何区别。由“对于诗词曲赋的学习”这一道题中也可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古诗词了解的并不多,仅限于课本上的而已,很少有大学生会在课外主动积累和背诵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自然是不足的,学习创作诗词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4、关于诸子百家。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也包含了道家、法家等文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把百家争鸣这一部分作为学习重点。因此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比较了解。如在“你能说出儒家、道家、佛教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吗?”这一问题中,84%的人都能回答,但对于课本中涉及较少或未涉及的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名家等,只有27%的人表示全部都清楚。

5、关于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由来。在调查发现,竟有10%的人不知道有重阳节。没有人能够说出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由来。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漠然处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加强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调查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是分不开的。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而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地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历史教材僵硬刻板,教师教学手段陈旧,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认识停留于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实和多姿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此外,不光是在中学,高校历史教育也是举步维艰。相当数量的高校历史专业所招收的新生基本上是从其他专业调节而来的,学生们往往不安心专业学习。在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许多的历史系却缩小招生规模,还有不少大学将历史系改成旅游管理学系或开设其他专业,以图生存。历史专业本身尚且如此,又靠什么力量来号召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加强历史文化修养呢?

第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大众对真实的历史文化的认知。相反,在其他方面,如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从调查显示来看,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我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青年一代更是日益渴求张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文化备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四、对策的探讨:

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定义非常模糊,对其了解也太过肤浅。加强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刻不容缓的。故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要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追根溯源,社会轻视传统文化这一大环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错误认知。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要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理论宣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明确提出,必须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江泽民同志也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历史传统教育。这不仅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举措。

第二,注重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制度形式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并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制度上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保驾。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以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四、大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也并不算晚。建议大学院校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多组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竞赛、演讲活动,建立文学协会和组织,让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五、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学生虽不愿意主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但对于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和音乐还是非常有兴趣的。社会应当鼓励和宣传这类游戏和音乐,借助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接触传统文化。

五、结语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有着如此深厚悠久的历史,有着如此丰富灿烂的文化,这是中国人共同享有的财富。我们不必时时刻刻做一个传统的人,但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从现在开始,作为学生的我们,都应该用心地去阅读那些被尘封已久的史书典籍,用心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更应该保护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不愧为一个中国的学生。

大学生丧文化调查报告篇6

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的结束了,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值得令人好好回味一番。为此我用这篇社会实践论文记录与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而这并不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这是为了自己而写的一次找寻内心声音的伟大体验。

我很庆幸能在放寒假的当天跟学长、学姐们一起去苏州的一个手机厂工作。在手机厂刚开始做清屏工作,后来转成看外观。刚进无尘室的第一感觉觉得一个小小的手机屏一定不会难倒我。可是并没想象的简单。进到无尘室有一个小师傅带我,她说清屏需要很大的耐心,我说我有。她笑了。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下定决心的去清这块屏,不去想那么多,一点一点的来,总会很容易清干净。”是啊,或许这就是小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从清屏上我感觉到了一个人的耐心需要多大才可以清出来那么干净的一块小小的手机屏。

如果问一个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始到社会中工作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工作中要先去掉“学生味”。工作本身需要的就是一种严谨的态度,“我是大学生”并不能作为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借口,别认为犯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此时你是在做一件用时间计算金钱的事情,校园中的“随意性”决不能带有。从我入职开始的不久,就转入外观。

我又有了一个师傅,这是一直到工作结束的师傅。她在外工作了好久。她常给我说:“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责任。”在跟她相处的期间我还领悟到了“尽力并不等于全力,尽了全力还是会有一点点瑕疵。自己的本职不做好直接就影响到了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工作虽然简单甚至单调,但是考虑下去任何细节都很重要,每一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道理。第一天看外观只看师傅看过的屏,她打的不良我从中找,感觉那天过的很快,也许是在无尘室清过屏的缘故吧。感觉还不错,很快便学会了。刚开始师傅让我自己看,我看过后她在看一遍,偶尔会因为我的大意有的地方的小脏污会丢掉,还会看不完全。

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我却觉得,检讨才是成功之母。曾有一次看到一个屏,那样的故障我没见过,然后就流下去了。到复判时却被打回来了,当时被师傅小小的批了一下,师傅说:“你不知道看屏要看整个外观么?”我不语。我只在心里记着师傅的话。日后的每个屏我都会很认真的去看,而我的速度却很慢。我师父说只要你掌握好了再提速也不迟。我很认真的跟师傅学。我的速度也很快得以提升。在随后的工作中,我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师父每天都很开心,我的速度提高了,也便可以帮她减轻些辛苦。每天在工作中随着开心下班。

态度决定一切,在学校部门工作,会很随意,一旦走出校园,如果还不能马上以“熟工”的身份要求自己,那么你将很快被人比下去,因为一个公司需要的是有生产力的员工。每天提醒自己无论是现在工作还是回到学校抑或是将来踏进社会,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学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学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值钱的大学生正要求了我们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

这个寒假我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并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了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不少。

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好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练习。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肯定。你没有社会经验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的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寒假工时,总有种说不出的心情,总感觉会有些害怕。跟同学通电话说自己的心情,感觉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第一次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文化程度还不够,也没什么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的怯懦就这样表露出来了。某人曾对我说,在社会中要学会厚脸皮,别人的教导虚心接受,不要不当回事。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会枯竭。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成功的人不在于你认识了多少人,而在于多少人认识了你。”努力地去认识他人,也是让他们认识你,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你可以学习的地方,体会每一句睿智的语言。

坦白讲,这么短的时间内,小小的寒假工能学到什么呢?就锻炼了态度,心态更加坦荡,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生活就像一种修行,只有行万里路,亲身体验实践才能有所感受。

在回来的路上,跟学姐们聊了一路,她们的社会经验比我牢靠的多,从她们的语言中就会体会到那种成熟。遇事不要先为自己找借口,很多的话当着同年级的同学说还好,在她们面前说只会让她们笑话。学姐们给我讲了好多她们所经历的人情世故,她们总说你等遇到了就会明白了,现在听了也不会明白,只要记得,以后无论做什么不要为自己开脱,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虚心学习别人的突出。凡事做了就要做好,承担起该有的责任。

这个寒假,见识了很多事,认识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很多。不只是有劳有得的工资,还收获了比这更重要更加无价的财富。期间所赚取的经验将永远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我感觉学习与社会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生作文_调查报告6篇

2023小学生调查报告6篇

2023小学生调查报告最新6篇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模板6篇

大学生记者团述职报告6篇

大学生到村述职报告参考6篇

水小学生调查报告参考6篇

树文化教案6篇

树文化教案优秀6篇

宅文化作文优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084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