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写教案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管理能力,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鹅过河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鹅过河的教案篇1
教学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未吃过苦,许多事情都是大人一手包办,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成了一大难题。大班的孩子喜欢跳、爬、钻、绕,在熟悉了小马运粮的这个故事后,为激发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小马过河》。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
教学目标
1.练习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的平行线。
2.发展爬行、绕过障碍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激发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练习助跑、跨越、跳越等动作要领,掌握游戏规则。
教学准备
平整场地、软垫子、障碍物小椅子、绳子、沙袋、羊角球。
教学过程
1.两路纵队进入场地,热身运动:双臂绕环手腕、原地跑跨跳。
2.介绍场地,创设情境。
讲故事
马棚里住这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粮食给奶奶送去好不好?”于是,小马就驮起粮食飞快的向奶奶家跑去-------
小马在运粮去奶奶家的路途中一共经过四个地方,第一个森林,它要绕过树桩(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个是跳过一个小土堆(沙袋),接下来是要爬过一块草地(软垫子), 最后要跨过一条河(两根绳子)。
3.练习助跑跨跳。
(1)示范讲解游戏玩法。
(2)自由练习穿过障碍,助跑跨跳5分钟。
教师总结:到小河边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要有秩序,前面一个孩子穿过森林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
(3)游戏“小马运粮”。
分成两队,要求幼儿背上羊角球进行比赛,小马们爬过绿草地时,用肘关节爬过去。幼儿游戏时,老师应始终提醒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要连贯,并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进行第二轮游戏。
(4)教师指挥小马有秩序的完成运粮任看哪组的小马最先顺利到达奶奶家。
(5)讲评:小马们在运粮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勇敢不怕困难,个个都很厉害。
4.结束部分
(1)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
(2)师幼一起做放松运动,跳“太阳的宝贝”舞蹈。整理运动场地。
教学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小马运粮游戏。师幼一起做小马跑动作回教室。
教学反思
将日常生活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从幼儿兴趣着手,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健身、合作、创新、享受、健康成长。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又培养了幼儿间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鹅过河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近期我们正在培养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学习生动讲述,主要是描述性讲述,“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语言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描述出来。其中要在讲述内容上,做到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用词恰当、形象、生动。”(《幼儿语言教育》)。而本班幼儿在看图讲述中,能围绕中心进行讲述,但讲述内容常常不够丰富,较平淡。因此我们选取了图画《奇奇兔的一天》其中四幅画作为讲述内容,来培养幼儿能细致观察角色的神情,根据不同神情来描述不同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对话,丰富讲述内容,达到生动讲述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喜欢看图讲故事,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
2、学习用恰当的词描述不同的表情和人物对话。
3、能完整、连贯、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4幅,幼儿小组讲述图7幅
活动过程:
一、以问题引入,引起幼儿看图讲述的兴趣。
引入:一天,天气真好,小兔和小动物们约好了一起去森林里玩。走着走着,发生了一件事。
二、出示前三幅图,教师引导幼儿整体观察。
(1)以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学习动词:蹬、跳跃、蹦跳等
提问:
1、谁先来说说你看到些什么?
2、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二、图三,根据小兔的神态变化,引导幼儿分析人物心理活动。
1、小兔这时是什么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2、为什么它过不去?这时它会在想什么呢?
(3)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猜想、表达,发散幼儿思维。
师:看,小兔这时是什么表情?为什么它又这么高兴?
师:谁来猜猜小兔想到了什么办法?
(4)出示图四,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尝试描述角色的神情和对话。
提问:
1、小兔想到的是什么办法?看上去像什么?(直升飞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小兔、长颈鹿、袋鼠它们现在是什么表情呢?猜猜看它们都会说些什么呢?
三、引导幼儿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片。
师:现在谁愿意先来试试完整连贯地讲讲这四幅图?
四、幼儿分组连贯讲述,自编对话,同伴分享。
师:刚才小朋友都观察的很仔细,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把这四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说的这个故事,好不好?说的时候欧老师有三个要求:
(1)每个人都来轮流说,其他人要认真听。
(2)说的时候要大声、完整、连贯,让别人听明白。
(3)说的时候还要用上刚才我们学的好听的词、小动物心理想的和它们的对话。
五、集中交流分享故事。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吗?”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鹅过河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重难点: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教具:
多媒体课件。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出示课题)
(2)教师讲述:“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飞快地向磨房跑去。”
(3)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来看录像,边看边思考: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呢?”(放录像)
(4)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
3.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量词。
一(座)马棚一(间)磨房一(只)松鼠
一(匹)老马一(条)小河一(棵)大树
一(匹)小马半(袋)麦子一(头)老牛
过渡:这几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1——6自然段,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回答事物之间联系。(教师连线)
一(座)马棚一(间)磨房一(只)松鼠
一(匹)老马一(条)小河一(棵)大树
一(匹)小马半(袋)麦子一(头)老牛
2。(出示老牛、小马图):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指导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4(出示松鼠、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5.指导感情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马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6思维拓展: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看板书质疑问难。
2、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的对?
回答:因为老牛(),所以它说()。
因为松鼠(),所以它说()。
3.思维拓展: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来问你,你该怎样回答?
4.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
(三)自读课文第七段
(1)、找出不懂的词语。
难为情——课文写谁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怎样读?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2)、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3)、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
(4)、小马趟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5)、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都不一样呢?(按“因为小马既不像(),也不像(),所以()。的句式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课文学完了,你想到了什么?
五、总结课文: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答案。
六、古诗欣赏: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移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八.兴趣作业:
1.讲一讲: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写一写: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
鹅过河的教案篇4
?说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是根据新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要求而设计的,活动的设计是为了体现教师寓教于乐、幼儿寓学于乐,使节奏训练、律动、打击乐三者与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幼儿主动体验音乐。在整个活动中坚持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原则,使活动气氛轻松自由又具有艺术性。总的来说,本次活动可以用三个“快乐”来概括:创设快乐的活动,营造快乐的气氛,引导幼儿快乐大胆地表现。
?说教材与教法】
1、《小马过河》是一首典型的回旋曲式乐曲,旋律幽默、风趣、动静结合,并且节奏欢快,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小马诙谐逗乐的在大草原上嬉戏,玩耍的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欣赏音乐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2、教法:
(1)、随机教学法:为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我注重采用随机教学法,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追随着幼儿,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敏感的扑捉可挖掘的、有价值得部分,启发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活动。(2)、欣赏法:我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教学目标的感受,然后分段欣赏,重点部分重点欣赏。
?说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小马过河》幽默、风趣的音乐特点。
2、通过感受、欣赏、游戏创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回旋曲式”的特征, 能通过多种形式(律动、打击乐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卡通图谱,进行节奏训练,节奏训练在这里就是入门的先导,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通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依次递进的节奏训练,有助于幼儿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为欣赏乐曲,做好准备。
(二)新课
1、欣赏《小马过河》
欣赏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老师带领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知乐曲的风格及情绪;
第二步,教授律动,并通过律动引导幼儿感知回旋曲式的特点,通过不同的体态律动,使幼儿通过肢体语言的变 第三步,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给乐曲第一部分a段,加入打击乐:铃鼓、雪橇铃、三角铁,通过以上 三种乐器更好表现音乐。b段,加入律动——小马散步;c段,加入游戏——小马过河;感知乐曲情绪的变化。
通过打击乐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充分感受a段与b段、a段与c段音乐情绪的异同,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音乐的积极性,将本课推向高潮。
2、结束活动,在《小马过河》的音乐游戏中,结束活动。
鹅过河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4、5、6.7自然段,理解课文的含义。
2.理解“为难”“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3.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5)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既不像……也不像……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
教学反思:
鹅过河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童谣内容,采用各种节奏形式展现童谣的不同风格。
2.通过游戏形式巩固童谣内容,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课件、小鹿飞飞圆字卡、找好朋友相靠着坐。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出课题师:小朋友又到了快乐的童谣时间了。今天会是哪只小动物来到我们班呢?请个小朋友来玩猜拳游戏,谁赢了,谁猜。猜对了,它就会现原形。放课件遮挡住小鹿,让幼儿利用猜拳游戏进行猜动物。(老师先和小朋友互动玩,再请小朋友与小朋友互动玩,最后集体玩一玩)。咕噜咕噜,嘿!咕噜咕噜,嘿!猜对啦!是小鹿。
(二)深入课题,理解童谣内容第一部分
1.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小名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请幼儿说一说小名),小鹿也有自己的小名,它的'小名叫什么?听录音。(对了,我就是小鹿飞飞。)小鹿的小名叫飞飞。
2.师:你们平时爱吃什么饮料?(幼儿自由答)
3.师:小鹿爱喝什么饮料呢?(出图咖啡)
4.师:想想它喝完咖啡会变成什么?(魔鬼)
5.师:老师把它连起来说一说。(说出童谣第一部分内容)
6.师:小鹿飞飞有几个字呢?(4个)
7.师:那刚才老师念的时候,这四个字是哪两个字连在一起的,谁来摆一摆?
8.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9.幼儿边念童谣边根据图打节奏。
10.老师分别出示布、锤、剪,提问并让幼儿学一学。
1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一玩。
12.完整地欣赏一边课件。
13.幼儿完整地念一遍。
(三)玩游戏巩固童谣
1.这里面还藏着个好玩的游戏呢?想不想玩一玩。
2.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着玩(边念童谣边打节奏——相似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3.幼儿之间相互玩一玩。
(四)幼儿创编童谣玩游戏。
附童谣:小鹿飞飞小鹿飞飞,爱喝咖啡,喝完咖啡,变成魔鬼,咕噜咕噜布,我会出布,咕噜咕噜锤,我会出锤,咕噜咕噜剪,我会出剪。
教学反思
因为班级小孩年纪小,对小故事內容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都较为差,针对社会生活和学习培训的定义还很模糊不清,根据此次主题活动让她们充足体会团体活动的开心。在主题活动全过程中,选用了声响更替、总体学习培训、反面激励等一些教学策略。
鹅过河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中出现的“小”“马”“牛”等字。
3.引起小朋友的思考: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画书《小马过河》,绘画用纸,笔等。
2.“小,马,牛”等汉字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阅读前设疑,引导幼儿回忆。
(1)教师提问:小马是要去干嘛?他在路途中遇到了谁?
(2)教师逐一出示“小,马,牛”等汉字卡片,请幼儿认一认,并想一想,做一做故事中角色的相应动作。
(3)将幼儿分成若干份,合作排序故事的先后顺序。
2.讲述后设疑,引导幼儿反思。
(1)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书内容。
(2)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围绕这个问题向幼儿提问。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创编,如果小马要再次过河,他还敢不敢过了?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办?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如下几方面有所提高:1,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小马在向牛伯伯请教时,使用了礼貌用语:“您好,请问,谢谢”等。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礼貌用语的使用。2,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3,我在课堂中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而幼儿们则是课堂的主人,幼儿们发表看法,幼儿们表演故事,幼儿们续编情节。
鹅过河的教案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小马过河》是许多人听着它长大的,这是一个经典而又富有教育价值的故事文本。于是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将这个故事纳入了教学计划。故事讲述了小马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故事,在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语言生动、简洁,符合大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成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利用生动的头饰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语言的快乐,创造语言环境让幼儿大胆的说,有说的欲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发展,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3、认识汉字“马”“牛”“松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懂得遇事要想办法,动脑筋。
活动准备
头饰、图片、字卡、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马吗?
幼:见过
师:那么马是怎样跑的呢?
2、幼儿集体学一学马儿跑。
3、引出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马的故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小马过河》。
2、认识汉字“牛”“马”“松鼠”。
(1)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幼:马、牛、松鼠
(2)教师出示图片吗、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应的汉字。
(3)集体认读“马”“牛”“松鼠”,并用马、牛组词。
3、提问:故事中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4、欣赏课件前半部分(开头—牛伯伯说可以过去)
(1)师:故事中小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幼:去帮妈妈送麦子,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
(2)师:当小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碰到了谁?
幼:牛伯伯
(3)师:小马对牛伯伯说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吗?
(4)师: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浅,刚过小腿
(5)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说,过河/没过河
(6)师:到底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过河了没有,我们接着往下看。
5、欣赏课件后半部分
(1)师:当小马准备要过河的时候谁来了?
幼:小松鼠
(2)师:小松鼠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掉进河里淹死了。
(3) 师:小马听了小松鼠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妈妈
(4) 师: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那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你自己去试了吗?
(5) 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幼:过河了
6、理解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1)师:小马通过自己的尝试最终趟过了小河,为什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说水浅,小松鼠说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高所以说水浅,小松鼠矮所以说水深。
(3)师小结: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变化的。
三、看图讲述故事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的非常认真,请小朋友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好吗?
2、看图片讲述故事一遍,注意动物之间的对话。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动物头饰吸引幼儿兴趣。
师:老师还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让我们戴着头饰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吗?
2、要求:表演的时候说清楚动物之间的对话。
3、教师与个别幼儿表演一遍。
4、幼儿表演。
5、每组表演完后教师及时给予小结,让幼儿体验到高、矮,深、浅。
五、活动小结
1、师:小马通过自己亲身去体验,最终趟过了小河,把麦子送到了磨坊,通过学习《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道理?
2、幼儿自由说。
3、师小结: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还要试一试,这样才能增长聪明才干。
4、活动结束。
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表演故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鸭子和鹅教案6篇